本站首页    管理页面    写新日志    退出                                          --==~欢迎光临FoxWolf的Blog~==--   



 日志搜索


«July 2025»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公告


我的分类

日志更新

最新评论

留言板

链接

 


Blog信息
blog名称:FoxWolf
日志总数:127
评论数量:246
留言数量:0
访问次数:850033
建立时间:2006年5月31日




[计算机技术发展历史]局域网发展史(二)
文章收藏,  软件技术,  电脑与网络

FoxWolf 发表于 2008/5/8 16:09:27

 快速型以太网的出现(1992-1995)   网络开关虽然是降低网络通信拥挤的最佳设备,但每个以太网开关只能为每个端口提供10Mbps的最大流通量。对于要求10Mbps以上流通量的 应用,唯一合格的竞争者曾是光缆分布型数据接口(FDDI),它是一个昂贵的基于100Mbps光缆的LAN。大型网络的管理人员已在开始实现FDDI主 干网和FDDI服务器连接,并且在某些情况下,他们甚至在把客户机或工作站连到FDDI环上。在80年代,DEC、AMD、NS和IBM等名牌公司将数百 万美元投在FDDI半导体厂和产品开发上。1991年,Sun微系统公司甚至打算将FDDI连接加到每--台SPARC Station机上(所有的SunS PARCStation已配备有内建的10Mbps以太网连接)e不幸的是,由于高成本和复杂性FDDI从未成为主流技术。而与此同时,以太网的价格由于 销售量猛增而急剧下跌。某些网络公司开始建造含有高速FDDI和以太网端口的交换式集线器。Crescendo通信公司就是其中的一员,它建造了一个配有 FDDI和


阅读全文(2127)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计算机技术发展历史]局域网发展史(一)
文章收藏,  软件技术,  电脑与网络

FoxWolf 发表于 2008/5/8 16:07:25

 网络工程师联盟(CCNU)   在最近的25年间,以太网已从4800bps争用型无线电道传输系统发展到最普及的局域网络标准,并能在无屏蔽的双绞线上每秒传输100兆位的 信息。以太网的发展史是如此的吸引人,以致于无数的技术骄子和名声显赫的公司都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人们从它的发展史看到了技术的前景和诱人的财富,实际 上整个产业界都将在联结不同计算机设备这一概念上腾飞。   以太网的起源:ALOHA无线电系统(1968--1972)   以太网的核心思是使用共享的公共传输信道。共享数据传输信道的思想来源于夏威夷大学。60年代未,该校的Norman Abramson及其同事研制了一个名为 ALOHA系统的无线电网络。这个地面无线电广播系统是为了把该校位于 Oahu岛上的校园内的IBM360主机与分布在其它岛上和海洋船舶上的读卡机和终端连接起来而开发的。 该系统的初始速度为4800 bps,最后升级到96O0 bps。该系统的独特之处在于用“入 境”( inbound)和“出境”(outb


阅读全文(2959)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计算机技术发展历史]以太网发展简史
文章收藏,  软件技术

FoxWolf 发表于 2008/5/8 15:48:36

 1973年,施乐公司Palo Alto研究中心的两位研究人员,Robert Metcalfe 和David Boggs,为了连接实验室的多个计算机设备,开发出了以太网技术。以太网的时钟取自于Alto的系统时钟,最初的数据传输速率为2.94Mbps。Meltacafe将这项技术命名为“以太网”。     以太网的传输速度从最初的10Mbps逐步扩展到100Mbps、1GMbps、10Gbps,以太网的价格也跟随摩尔定律以及规模经济而迅速下降。同时,随着用户迅速膨胀到数以亿计,网络的价值越发无可估量。如今,以太网已经成为局域网(LAN)中的主导网络技术,而且随着吉比以太网的出现,以太网已经开始向城域网(MAN)大步迈进。     技术的发展促使以太网应该有下一个标准,现在的关键是确立一个标准,该标准可以将10G以太网引入城域网(MA

阅读全文(1982)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删除
 


« 1



站点首页 | 联系我们 | 博客注册 | 博客登陆

Sponsored By W3CHINA
W3CHINA Blog 0.8 Processed in 0.047 second(s), page refreshed 144757168 times.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
苏ICP备050060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