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弱水无形]大风起兮沙飞扬  |
Lee 发表于 2007/8/18 8:51:06 |
按:这是本人在2007年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期间以日记形式记录的真实感受与体验。时间从2007年8月6日,即参加双选会前一天开始,具体记录到什么时候结束我也不知道,也许会到真正与接收单位签卡那一天,也许会一直记录下去也未可知。 |
|
[弱水无形]曰仁义 |
Lee 发表于 2007/5/10 21:20:01 |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五常是人的性德,人性中含有五常之德,就是“仁义礼智信”,这是天赋与人的天性,也是天德,是不能够紊乱的。这里的天,指的是宇宙中那股冥冥之中无法抗拒的力量。常是恒常、永远存在、不能改变的意思。
五常之中以仁德为首,仁统四端,有仁才有义礼智信四德,所以古人在很多时候只用一个仁字就代表了五德。例如孔子在《论语?里仁》一篇里说:“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就是说君子在吃一餐饭这样短的时间里,也不能离开五常之德,至于生活动荡困苦、人生挫折困顿的时候,更应该是如此。
那么,什么叫做仁呢?通俗地说,仁慈、有爱心就是仁。仁是体,慈是相,爱是用,表现出来就是爱心。能够不讲
|
|
[弱水无形]曰水火 |
Lee 发表于 2007/4/24 21:42:27 |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这里讲的是五行和五行的起源,“水火木金土”五行到底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五行在中国文化中这么重要?因为五行生克制化的原理都是“本乎数”,是天地自然之数理,所以五行之数也是数学的鼻祖。
说到数理就必须再谈《易经》。《易经》是研究天道的学问,其中的道理贯穿后世的一切学问,包括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易学运用的说理工具就是数理逻辑体系,换句话说,《易经》依靠的就是数理以及数的变化。先后天之卦象都是从数理变化产生的,由理生出数,再由数生出相。自然界的万物都是具体的相(物相或事相),但相从何处而来?总不能凭空产生吧,相正是生于数。
前面已经举了电脑的例证,文字处理、图像声音都是具体的电脑的相用,支持电脑产生相用的是数,是一系列由数字编排的控制程序,
|
|
[弱水无形]曰春夏 |
Lee 发表于 2007/4/19 21:15:28 |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春夏秋冬为四季,又叫四时,应乎北斗七星。北斗七星的勺柄总是围绕着北极星转的,所谓“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北斗七星不停地转动,就代表了一年四季不断地推移交替,循环运转,没有穷尽。
中国文化里面发达最早、最系统的就是天文学,中国天文学在明朝以前,一直是领先于世界的,是我国传统科技的一部分。为什么中国天文学发达呢?因为中国是以农业立本、以农为主的国家,务农的根本是不误农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一定要按天时,不能胡来。所以中国历代都有司天监,有“天官”,专门观测天文气象的变化,以此作为行政施治的根据。
《易经》里说
|
|
| |
 | |
|
Blog 信 息 |
blog名称:风落沙 日志总数:348 评论数量:550 留言数量:52 访问次数:1597453 建立时间:2005年1月28日 |
|
友 情 连 接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