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管理页面    写新日志    退出


«August 2025»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公告
 本博客在此声明所有文章均为转摘,只做资料收集使用。

我的分类(专题)

日志更新

最新评论

留言板

链接

Blog信息
blog名称:
日志总数:1304
评论数量:2242
留言数量:5
访问次数:7586575
建立时间:2006年5月29日




[Hibernate]Hibernate获取数据方式与缓存使用
软件技术,  电脑与网络

lhwork 发表于 2006/6/12 15:08:16

Hibernate获取数据的方式有不同的几种,其与缓存结合使用的效果也不尽相同,而Hibernate中具体怎么使用缓存其实是我们很关心的一个问题,直接涉及到性能方面。缓存在Hibernate中主要有三个方面:一级缓存、二级缓存和查询缓存;一级缓存在Hibernate中对应的即为session范围的缓存,也就是当 session关闭时缓存即被清除,一级缓存在Hibernate中是不可配置的部分;二级缓存在Hibernate中对应的即为 SessionFactory范围的缓存,通常来讲SessionFactory的生命周期和应用的生命周期相同,所以可以看成是进程缓存或集群缓存,二级缓存在Hibernate中是可以配置的,可以通过class-cache配置类粒度级别的缓存(class-cache在class中数据发生任何变化的情况下自动更新),同时也可通过collection-cache配置集合粒度级别的缓存(collection-cache仅在 collection中增加了元素或者删除了元素的情况下才自动更新,也就是当collection中元素发生值的变化的情况下它是不会自动更新的),缓存自然会带来并发的访问问题,这个时候相应的就要根据应用来设置缓存所采用的事务隔离级别,和数据库的事务隔离级别概念基本一样,没什么多介绍的, ^_^;查询缓存在Hibernate同样是可配置的,默认是关闭的,可以通过设置cache.use_ query_cache为true来打开查询缓存。根据缓存的通常实现策略,我们可以来理解Hibernate的这三种缓存,缓存的实现通过是通过key/value的Map方式来实现,在 Hibernate的一级、二级和查询缓存也同样如此,一级、二级缓存使用的key均为po的主键ID,value即为po实例对象,查询缓存使用的则为查询的条件、查询的参数、查询的页数,value有两种情况,如果采用的是select po.property这样的方式那么value为整个结果集,如采用的是from这样的方式那么value为获取的结果集中各po对象的主键ID,这样的作用很明显,节省内存,^_^简单介绍完Hibernate的缓存后,再结合Hibernate的获取数据方式来说明缓存的具体使用方式,在Hibernate中获取数据常用的方式主要有四种:Session.load、Session.get、Query.list、Query.iterator。1、Session.load      在执行session.load时,Hibernate首先从当前session的一级缓存中获取id对应的值,在获取不到的情况下,将根据该对象是否配置了二级缓存来做相应的处理,如配置了二级缓存,则从二级缓存中获取id对应的值,如仍然获取不到则还需要根据是否配置了延迟加载来决定如何执行,如未配置延迟加载则从数据库中直接获取,在从数据库获取到数据的情况下,Hibernate会相应的填充一级缓存和二级缓存,如配置了延迟加载则直接返回一个代理类,只有在触发代理类的调用时才进行数据库查询的操作。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就可以看到,在session一直打开的情况下,要注意在适当的时候对一级缓存进行刷新操作,通常是在该对象具有单向关联维护的时候,在Hibernate中可以使用象session.clear、session.evict的方式来强制刷新一级缓存。      二级缓存则在数据发生任何变化(新增、更新、删除)的情况下都会自动的被更新。2、Session.get      在执行Session.get时,和Session.load不同的就是在当从缓存中获取不到时,直接从数据库中获取id对应的值。3、Query.list      在执行Query.list时,Hibernate的做法是首先检查是否配置了查询缓存,如配置了则从查询缓存中查找key为查询语句+查询参数+分页条件的值,如获取不到则从数据库中进行获取,从数据库获取到后Hibernate将会相应的填充一级、二级和查询缓存,如获取到的为直接的结果集,则直接返回,如获取到的为一堆id的值,则再根据id获取相应的值(Session.load),最后形成结果集返回,可以看到,在这样的情况下,list也是有可能造成N次的查询的。      查询缓存在数据发生任何变化的情况下都会被自动的清空。4、Query.iterator      在执行Query.iterator时,和Query.list的不同的在于从数据库获取的处理上,Query.iterator向数据库发起的是 select id from这样的语句,也就是它是先获取符合查询条件的id,之后在进行iterator.next调用时才再次发起session.load的调用获取实际的数据。      可见,在拥有二级缓存并且查询参数多变的情况下,Query.iterator会比Query.list更为高效。这四种获取数据的方式都各有适用的场合,要根据实际情况做相应的决定,^_^,最好的方式无疑就是打开show_sql选项看看执行的情况来做分析,系统结构上只用保证这种调整是容易实现的就好了,在cache这个方面的调整自然是非常的容易,只需要调整配置文件里的设置,而查询的方式则可对外部进行屏蔽,这样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也非常容易。推荐三篇关于Hibernate缓存机制介绍的文章:http://gocom.primeton.com/blog/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467&blogId=37&src=jdon&srcforum=62http://club.gamvan.com/club/clubPage.jsp?ccStyle=0&tID=10456&ccID=37http://www.devx.com/dbzone/Article/29685/1954?pf=true


阅读全文(1692)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主页:
标题:
验证码:  (不区分大小写,请仔细填写,输错需重写评论内容!)



站点首页 | 联系我们 | 博客注册 | 博客登陆

Sponsored By W3CHINA
W3CHINA Blog 0.8 Processed in 0.309 second(s), page refreshed 144766238 times.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
苏ICP备050060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