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弱水无形]大风起兮沙飞扬(21)  |
Lee 发表于 2007/9/17 19:57:57 |
2007.8.22 选择
早上如期到达四面单位西门,终于见到了将在一起共事的转友们,心中不免新奇和兴奋。闲聊中不觉到了体检中心,一切进行得都比较顺利。
中午开机上网,看到自己的军转日记得到众多转友的关注和支持,真的很欣慰。面对转友们的鼓励和祝福,真是感慨万千。日记其实很琐碎,能够坚持一直看下去是需要一些决心和毅力的。在某种程度上,拥有这样决心和毅力的转友,他们的心是和我在一起的。他们在阅读中理解、在理解中支持、在支持中鼓励、在鼓励中祝福;而我则在思考中书写,在书写中感悟、在感悟中面对,在面对中选择。
选择是一种过程,更是一种结果。
作为过程的选择,是痛苦的。痛苦的根源在于选择结果的不确定性。正是对这种不确定性的主观预期,加深了选择的痛苦。如果选择的结果是确定、自明的,那就没有比选择更简单的事情了。一个被确定性所支配的系统是简单的、机械的;而我们的世界正是因为充满了不确定性,才变得丰富而有趣。
作为结果的选择才真正是我们的选择。向好与向恶是选择最简单的两种结果,而我们一般会假设所有的人都会选择前者,就像经济学中“理性经济人”的假设。但问题是:一方面,并不是所有的选择都具有明显的向好与向恶特征;另一方面,向好与向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就无形中加剧了作为过程的选择的难度。因此从作为结果的选择出发,有时并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当然,这只是当选择的主体是孤立的个体时的情景。当选择的主体是一个群体,并且选择主体之间存在博弈时,情况将更加复杂。
一个折衷的方法就是降低对选择结果的预期,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出合理的、满意的选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以人为本”。这里的“人”有两层含义:一,它是指自己而非他人;二,它是指自己可以接受并满意的选择预期。一句话,不选“贵”的,只选对的。
很多转友得知我将签约四面单位时,纷纷向我表示祝贺。在此我一揖到地,深表感谢。也有一些转友为我扼腕惋惜,并通过各种方式与我取得联系,望我三思而行。我知道他们认为我会有更好的归宿,不必急于一时,在此偶再揖到地,惶恐惶恐。
是的,如果有更好的选择,我会当机立断。但四面单位不论是从专业、方位,还是从岗位、待遇都与我的预期相差无几。此时轻言放弃,机会成本实在太高,其边际效益更是不敢恭维。
下午,睡梦中的我被电话吵醒。对方是五面单位,通知我初次面试通过,可以领取准考证,进入下一轮笔试。稍做沉吟之后,委婉拒绝。说实话,五面单位与我的心理预期有些距离,还是把机会留给其他人吧。躺在床上,看着窗外摇曳的树叶,脑海中不停地闪现着关于选择的问题。大学毕业时我放弃了留校的机会主动去了边疆,转业前我是全班同学中晋升最快、职务最高的;评完中级职称后,我放弃了大机关工作的机会,使我有时间复习考上了研究生;面对军转安置这一人生中的十字路口,我不知道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
|
|
| |
 | |
|
Blog 信 息 |
blog名称:风落沙 日志总数:348 评论数量:550 留言数量:52 访问次数:1591186 建立时间:2005年1月28日 |
|
友 情 连 接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