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July 2025 | »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 | |
| 公告 |
Work is not about right or wrong, it is
about success or failure. |
Blog信息 |
blog名称:ilife8 日志总数:151 评论数量:182 留言数量:7 访问次数:877171 建立时间:2007年9月12日 |

| |
[职场文摘]【转】朋友不能少于4人  文章收藏
Tintin 发表于 2007/9/27 22:20:27 |
好友难寻,维系友情更难。但拓展友谊、维系友谊其实有原则可寻:
一、好友不在多,品质才是关键。美国畅销书《人生一定要有的八个朋友》一书指出,杜克大学医学中心研究人员发现,朋友少于4人的心脏病患者,存活率较低,这份研究也显示,有5~8位朋友的人,与拥有4位好朋友的人,能够延长生命的比率相同。
最适合的好友规模为4位到8位,多了不容易维持。友谊的品质才是关键。台湾开南大学教授李弥也认为朋友太多,很累。每两个星期打一个电话给好朋友,也要几个月才打完。
二、正面思考,吸引朋友。奥美广告副董事长叶明桂说,以前有挫折,似乎只要个人吐苦水,发牢骚就可以。现在竞争日烈,责任日重,有了难题自己必须去解决。“去发泄,不如找忠告,”他斩钉截铁地说,“负面朋友会拖下你,一起沉沦。”
三、扩大交友视野,没有足够朋友的人,先找周围志同道合的人。虽然蓝绿对立,削减了很多人的友谊,但是台湾民主行动联盟主要成员黄光国却认为,在这种时候,也能结合很多志同道合的人。“可以一起实现理想的就是朋友,”黄光国说。
四、开放自己。社会历练越久,受过创伤,受过挫折,越不愿对人真心以待。但是台大心理系教授林以正说,朋友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信任基础就是在“自我表露”,也就是分享内在感受和秘密。
“如果一个人跟你谈一小时,你们只能谈天气,聊不关自己的事,你们就不可能变成朋友。”
台湾亚洲基金执行长林添贵说,身居高位的人难交到真心朋友,高处不胜寒的主要原因就是他们不愿意开放,“自我防卫已成了他们的一部分。”
五、倾听+同理心(能从对方的角度,理解对方的处境)。大部分人在倾诉自已的问题时,需要的只是对方的耐心倾听,不需要对方着急给意见,当事人最后会做个自我判断。
但是倾听并不容易,它必须以“同理心”为基础,表达对朋友的关切,对他遭遇的理解,更要肯定他诉说的价值,肯定他感受的合理性。
六、不要求“完美”的友谊。美国一项研究指出,83%的受访者都认为,自己为友谊付出的比好朋友更多。如果你只在意对方没有做到的部分,友谊不容易长存。多看朋友的付出,不要求朋友周全圆满,因为自己的缺点也非常多。
七、有些千秋不变的做人原则,同样也适用友谊。例如不能欺骗、窃盗、背叛,不损害人家权益。
友谊与我们的快乐、健康、工作、前途息息相关。《人生一定要有的八个朋友》作者汤姆·雷思却观察到,从小学到大学,没有“友谊”这门课。学者也很少人研究友谊,心理学家研究个人喜怒哀乐,管理学者着重个人潜能开发,社会学者又注重团体研究。
“把重点放在个人太狭隘,放在团体又太广泛,真正的能量潜藏在两个人的关系中,这种能量可以创造历史,改变世界。”汤姆·雷思说。
(::台湾《天下》杂志) |
|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