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管理页面    写新日志    退出


«July 2025»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公告

Work is not about right or wrong, it is about success or failure.


我的分类(专题)

日志更新

最新评论

留言板

链接

Blog信息
blog名称:ilife8
日志总数:151
评论数量:182
留言数量:7
访问次数:878570
建立时间:2007年9月12日




活着,就是要把自己榨干?
文章收藏

Tintin 发表于 2008/2/29 20:36:19

只要进了职场,你就得像驴一样身不由己 “如果时间真的可以自由支配,你会做些什么?” “当然是睡觉了。”李辉回答得斩钉截铁。眼下,正在休年假的他每天都要“报复性”地昏睡到12点。 草草吃过午饭之后,李辉开始漫无目的地在网上瞎逛。奇怪的是,他好像被预先设置好程序似的,先是查查公司邮箱里有没有客户发来的e-mail,再到内部论坛上看看各分公司动态和领导的最新指示精神,随后又点开新浪财经,简单浏览一下行业新闻——这一连串动作,跟平时上班一模一样。 在这之后,他忽然不知道该做什么了。 李辉在一家咨询公司工作。每周五天,要是有一天能在晚上8点之前下班回家,简直就是烧了高香。赶上做项目,连续几个通宵吃住在公司也是常有的事。有时候,李辉会在某个莫名其妙的时间出现在家门口,扔下一大堆脏衣服,拎起另一包干净的,扭头就走,连水都顾不上喝一口。如果周末能侥幸不去单位加班,李辉也决不会闲着,在家里写报告、拟合同、查资料……有那么多事情要做,客户那边还催着呢。 就这样,工作,占据了他生活的全部——全部时间和全部精力。 他原本有不少计划的:练练英语,报个钢琴班学学弹琴,整理一下自己从小到大的照片,写写博客,去健身房出出汗,或者去欧洲旅游…… 可是,都3年了,这些计划始终还只是计划,李辉在生活上的进展几乎为零。如果有空,他宁肯狠狠地睡上一觉,或者窝在沙发里,盯着电视里的肥皂剧发呆。 前两天同学聚会,李辉好不容易能抽空出席。可刚开始没多久,客户的电话就追来了。他只好躲到角落里,不厌其烦地一一解释着电话那头的疑问,之后又紧急致电同事,敲定相关细节。李辉一直记得老板的话:咱们做服务业的,没有上班下班之分,要时刻准备着,客户什么时候有需要,我们就什么时候开始工作。 等事情全部搞定,饭桌上只剩下残羹冷炙了。同学们还一个劲儿地调侃:“李总,业务够忙的!” 不久前李辉看到一句话,感触颇深:只要进了职场,只要待在这个岗位上,你就得像驴一样身不由己。只有极少数人才有资格有能力从列车上下来,可以慢慢地走,看看周围的风景。 事业成功的代价是身不由己? 在20多岁的年纪,忙碌是唯一有意义的生活方式 曾经有无数过来人提醒我们,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努力工作,只不过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仅此而已。 可事实上呢? 2007年年底,有媒体对北京近600名职场人士做了一项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在大部分人的意识里,加班比家庭重要,工作比爱情重要。如果有空余的时间,43.7%的人仍然愿意将它投入到工作中去,只有23.9%的人愿意抽出时间陪伴家人。 和工作相比,被放弃的只可能是私人生活。 我听到身边几乎每一个人都在抱怨自己的工作,太累、太繁琐、经常出差、每天加班、作息不规律、领导还总爱找这样那样的麻烦……有趣的是,这些抱怨好像丝毫没有影响到我们投入工作的热情,职场始终是很多人生活的唯一轴心——工作时总觉得压力无处不在,日子过得了无生趣;可一旦不工作的时候,却又无所适从、紧张焦虑,感觉时间难以打发,拼命想回到工作状态中去。 有时候,尽管我们表面上停下来了,心里却根本没有半点轻松。你或许有过这样的经验吧:和朋友聊天时,忽然间想到一个好创意,于是忙不迭地掏出本子记下来,生怕忘掉;晚上躺在床上准备睡觉,白天在办公室里的事情像过电影似的一幕幕在眼前回放,一个细节也不放过。我的一个朋友更夸张,趁着休假去丽江旅游,中途不幸接到公司电话,只能一头钻进当地黑乎乎的网吧,混迹在一群“CS战士”中间,奋勇地打开excel开始工作。 在20多岁的年纪,忙碌似乎才是唯一有意义的生活方式。活着,就是要把自己榨干。 适时“放下”,给工作和生活设一个界限 这真是一个怪圈儿:终日里奔波劳作、疲惫不堪地在职场拼杀,无非是希望日后过上美好的生活。可是,我们追求的闲适生活到底在哪儿呢?人人都害怕掉队,放慢脚步只能让人觉得恐慌。我们希望把每一分每一秒都用在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上,那么,什么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呢? 其实,人生有一种比“功成名就”更持久的乐趣,就像许三多说的,好好活着。 现在有人在提倡一种“新懒人主义”,他们奉行的原则是:在工作日拼命做事,下班不想上班的事,周末不加班,不把电脑带回家。而这些人之所以可以这样气定神闲,背后自有强大的心理支撑:不把钱看得太重,不把自己想得太能干,不把休息看成是一种罪过。 “我希望过度工作的人能适时地‘放下’,给工作和生活设定一个界限。尤其是办公室里的白领们,有时他们给自己的压力简直大过老板和工作本身。”享受并能坚持这种生活的人不一定要有很多钱,但是经常能用“够花就行了”来安慰自己;他们可能也想在事业上有所建树,但更在意的是“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而不是总想着跟周围的人一决高下;他们也不想被领导训斥,但相比起来,或许更愿意休个长假,而非一年到头天天加班,回回争当先进工作者。 听过一个故事,叫做《牵着蜗牛散步》——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得太快,蜗牛已经尽力爬,为何每次总是那么一点点?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仿佛说:“人家已经尽力了吗!”我拉它,扯它,甚至想踢它,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上帝啊!为什么?”天上一片安静。好吧!松手了!反正上帝不管了,我还管什么?我苦恼着,任蜗牛往前爬,自己坐在后面生闷气。咦?我闻到花香,原来这边有个花园。我感到微风吹来,原来夜里的风这么温柔。慢着!我听到鸟声和虫鸣,我看到满天的星斗多亮丽。咦?以前怎么没有这些体会?我突然想起来,莫非是我弄错了?原来上帝叫蜗牛牵着我去散步! 是啊,只有放慢脚步,我们才会看到沿途的风景,而不仅仅是低头奔向一个未知的目的地——而这,才是生活的真谛。 世界少了我,其实无所谓。但我少了我,还剩什么?  


阅读全文(1657)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主页:
标题:
验证码:  (不区分大小写,请仔细填写,输错需重写评论内容!)



站点首页 | 联系我们 | 博客注册 | 博客登陆

Sponsored By W3CHINA
W3CHINA Blog 0.8 Processed in 0.046 second(s), page refreshed 144779711 times.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
苏ICP备050060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