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桔子的新世界……                                 本站首页    管理页面    写新日志    退出


«August 2025»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公告
暂无公告...

我的分类(专题)

日志更新

最新评论

留言板

链接


Blog信息
blog名称:新桔子的新世界
日志总数:92
评论数量:99
留言数量:1
访问次数:431314
建立时间:2005年3月20日




[韩国电影资料]韓國電影簡史
文章收藏

新桔子 发表于 2005/4/5 20:19:30

  韓國第一次上演電影的時間是1903年。   第一次向一般公眾放映韓國拍攝的影片的時間是1919年。這部電影的名字是《正義的復仇》,由金陶山導演,是一種所謂的動態戲劇,為的是與舞台表演結合起來。   第一部故事片《月下盟誓》在1923年拍攝。由延百男導演,這部電影是韓國默片時代的前奏。   1926年,演員兼導演羅雲攝制了經典影片《阿里朗》。這是部抗議日本殖民主義壓迫的影片,後來又出現了另外幾部關於同一個主題的影片。由於《阿里朗》獲得很大成功,韓國影片的攝制數目增加到每年大約十部,直到日本殖民政府在1930年扼殺電影業為止。那時影片攝制數目下降到一年只有兩三部。   第一部有聲電影《春香傳》是由導演李明雨(Lee Myung-woo)在這個時期攝制的,以一古老的同名愛情故事為根據。韓國于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得到解放以前,韓國的電影活動一直掌握在日本人手裡,從1919年到1945年一共攝制了140部電影,多半是宣傳性質的,解放後電影得到了新生。   第一部彩色電影是洪性麒導演Hong Sung-gi的《一個婦女的日記》,1945年攝制的。   朝鮮戰爭(1950-1953)使剛剛出現的電影業受到嚴重打擊。這個時期只生產了少數戰爭紀錄片。   1955年,為了促進電影業進一步發展,韓國政府對國內所有電影製片商都實行免稅。這使得電影製片商人數迅速增加,帶來了電影的黃金年代。50年代末拍攝的影片數目達到每年將近100部,60年代達到了每年大約200部。   1969年,為了慶祝電影引入韓國50週年出版了韓國電影史。   由於電視迅速發展,看電影的人突然減少,自1970年以來,韓國電影業一直不景氣,觀看電影的人數在1969年達到173043272人次這樣一個創記錄的數字。1970年以來不斷減少。1985年為48098235人次。由於放寬進口使外國影片數目增加,這使下降趨勢停下來,並且逐漸變為回升。1990年看電影人數達到53459280人次,1991年達到52196650人次。隨著電影業在80年代末恢復活力和外國影片的進口數目迅速增加,電影院數目也迅速增加在1991年為775家。   1971年,為了幫助電影事業,政府進行了新的努力,着手執行一項對攝制影片和寫作電影劇本提供財政援助的計劃,並建立電影促進公司,以便在提供資金和處理技術問題方面支持電影界人士。政府還向重要的製片商提供進口外國影片的許可證,不過每年規定了限額。   像在影片攝制方面一樣,韓國影片的出口20年來也不斷減少。1971年出口201部電影,1972年減為86部電影,1983年減為24部電影,1984年減為6部電影。這種減少的趨勢後來停了下來,並且開始略有回升。1990年出口11部,1991年出口18部影片。出口增加的部分原因是韓國電影在各個電影節上的地位提高了。   1991年票房收入最高的影片是林權澤導演的《將軍之子第二集》。漢城的第一輪電影院看這部影片的觀眾達到了357697人。   1991年的其它優秀影片包括了《開辟》,得到了韓國地位最高的電影獎大鐘獎。   外國影片在韓國上映很少虧本。80年代中期以前的外國影片一直能為韓國製片商有效地籌資。美國影片《終級警探》吸引漢城第一輪電影院觀眾人數超過了70萬人。   1985年韓國實施了一項法律。這項法律的目的是把影片攝制與影片進口分開。這項法律規定進行這兩種活動中的任何一種活動的公司都必須分別向文化部登記。先前只有每年至少攝制四部影片的得到許可的製片商才可以進口外國影片。然而由於在1987年1月頒佈了新的法律,外國人可以在韓國進行攝制影片業務,並且在這裡銷售外國影片。這種直接的銷售包括像聯合國際影片公司這樣重要的國際銷售商進行活動使當地的影片攝制商和銷售商遇到了激烈的競爭,結果韓國電影業面臨一種嚴酷的現實,不得不設法通過技術和藝術方面的創新以及積累資本求得生存。開放國內電影市場究竟是會扼殺了韓國電影業,還是會刺激它提高質量,幫助它同外國影片競爭,還有待觀察。   1990年以後的韓國電影界最大的變化是類型電影的多樣化。這種現象和過去的通俗言情片,不成熟的動作片和低級的色情電影比較,給韓國電影界帶來了一份活力。   90年代以後的韓國電影有社會題材,動作片,言情片,歷史題材和懸念片等很多類型,給觀眾更多選擇的機會。由於它們都模仿好萊塢電影模式,所以在市場上得到成勣。   在1992年金議碩導演Kim Ui-seok的《結婚故事》成功以後,韓國電影界開始流行浪漫喜劇片。   1995年票房最高的《奉大夫》(李光勳導演)也是浪漫加黑色幽默的一部浪漫喜劇片。顯然評論界說這部電影在藝術風格上比結婚故事退步,但好萊塢模式的包裝使其在商業上非常成功,在漢城觀眾達到了40萬人次以上。此外過去在韓國電影中很少看到的恐怖片也開始出現了,如《指甲》,《圈套》(1997),《安靜家庭》,《女校怪談》(1998)和《退魔錄》(1998)。   1999年最令韓國電影電影業振奮是《生死蝶變》以245萬觀眾打破了《鐵達尼號》的紀錄,亦同時開啟了間諜動作片的新模式韓國片的一般票價為6000韓元(約為人民幣45元)總票房超過了一億元人民幣。 摘自韓國電影完全手冊天津人民出版社

阅读全文(3401)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主页:
标题:
验证码:  (不区分大小写,请仔细填写,输错需重写评论内容!)



站点首页 | 联系我们 | 博客注册 | 博客登陆

Sponsored By W3CHINA
W3CHINA Blog 0.8 Processed in 0.031 second(s), page refreshed 144755530 times.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
苏ICP备050060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