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管理页面    写新日志    退出


«July 2025»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公告
暂无公告...

我的分类(专题)

日志更新

最新评论

留言板

链接

Blog信息
blog名称:Eternal Spark
日志总数:32
评论数量:49
留言数量:0
访问次数:267122
建立时间:2004年12月23日




[social network]【转载】Web2.0:新经济下一波高潮
文章收藏

Spark 发表于 2005/7/23 16:51:17

转载自: http://www.donews.com/Content/200507/eccdc516ce384e38a2ce13004554cb88.shtm Web2.0:新经济下一波高潮 出处:财经时报 | 2005-7-23 8:59:12 | 阅读 214 次 当你每天固定登录三大门户网站,看着千篇一律的新闻页面和链接时,是否感到了窒息?当你用有限的生命面对无穷的网络信息时,是否感到了强大的压力?有没有一种新的形式让我们活在一个高效、新鲜而有活力的网络世界里?Web2.0(第二代互联网)——正在新崛起的互联网势力,它利用博客、内容聚合、社会性网络等技术,形成了全球性的新一轮互联网创新热潮。   每天,我们都在门户网站看新闻、用邮箱收收信、用QQ聊聊天……互联网生活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开始变得僵化         当你每天固定登录三大门户网站,看着千篇一律的新闻页面和链接时,是否感到了窒息?当你用有限的生命面对无穷的网络信息时,是否感到了强大的压力?   有没有一种新的形式让我们活在一个高效、新鲜而有活力的网络世界里?   Web2.0(第二代互联网)——正在新崛起的互联网势力,它利用博客、内容聚合、社会性网络等技术,形成了全球性的新一轮互联网创新热潮。   谁毁了网络生活   “现在的互联网死气沉沉,所有2001年之后的幸存者都在睡大觉。中国的互联网用户被模式化了,新浪、搜狐等门户的新闻已经形成了固定的套路,每天一亿多网民都在过着近似的互联网生活。”   这是一位第一批互联网网民最真切的抱怨。   目前中国互联网95%的应用和流量都来自于浏览器,在网页泛滥的模式化互联网外,QQ和MSN两大即时聊天工具,电驴和BT两大P2P下载工具,成了目前中国互联网少有的日常佐菜。   实际上从商业态势上,新浪所开创的门户模式也在面临增长乏力的困境——网络广告增长乏力,更多收入都依赖于短信增值等电信支援。   所有的门户都意识到了自己的商业前途问题,但是庞大的公司架构,以及公开上市信息披露的需要,让门户大船并不容易掉头。   Web2.0——近几年新兴的一波互联网技术,以博客、内容聚合(RSS)、社会性网络(SNS)为主要体现形式,相比目前我们已经习惯的网络,它在真实性、个性化、交互性方面大大提升,声势浩大的Web2.0运动正在形成了全球性的新一轮互联网热潮。   这些Web2.0定义的典型技术,似乎成为了最近全球互联网蠢蠢欲动的技术援军。这些符合Web2.0的技术模式,都给传统互联网带来致命的打击。   技术创新再造网络   2003年底,从全美排名第一的商学院凯洛格毕业后,刘勇直接回到了中国。   怀揣着美国DFJ投资集团的数百万美元回到北京,刘勇迅速组建了一家名为亿友的交友网站。   到2005年7月,亿友网络已经开始赢利,用户数也达到上百万人。   刘勇是幸运的,DFJ是Hotmail、SUN、Skype、百度最早的投资机构,DFJ看好新一轮的Web2.0技术,而刘勇的亿友网站采用的社会性网络技术正是典型的Web2.0技术。   刘勇只是一个例子。事实上,与亿友公司几乎同时进入中国社会性网络市场大大小小企业多达数十家。   当定制阅读新闻的RSS技术,被雅虎、CNN等媒体网站的推崇,被很多中国互联网知识派当做技术法宝。但是这些Web2.0的技术模式却都存在着一些本质的非商业特性。   麻省理工的《技术观察》就曾经针对Web2.0的技术特性进行过分析,“博客、RSS、播客等符合Web2.0定义的技术,都在强调分众传播的对等信息交互,也就是信息接受者同时也是这些信息的创造者,若干的博客汇集成新的信息输出者,每个人在挤奶的时候还要喝奶,这其中自身的商业循环,绝不可能以浅薄的收费服务或者广告来衡量。”   “这是个技术驱动型的市场,创业公司有很多机会。”华登国际的计越告诉记者,在Web2.0的时代,中国和美国的差距并不大。   华登曾是新浪网最早的投资机构之一,最近在中国刚刚投资了一家网上虚拟物品交易公司。   “这些技术会成为新一代网络的基础架构,关键是谁先找到好的赢利模式。”IDG中国的毛丞宇认为,与美国相比,中国Web2.0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这对一向擅长早期投资的IDG来说,机会正在到来。   所有这些试图操置Web2.0技术的新兴互联网分子们,跟七八年前的王志东和张朝阳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依靠互联网快速致富,依旧是Web2.0背后不公开的商业思维。         实际上,当年试图传播互联网概念的新浪们,今日却成了Web2.0分子攻坚的头号敌人,而持有Web2.0技术的互联网革新者在刻意强调自己的Web2.0身份。而这些已经捋胳膊动手的Web2.0分子,却都又回到了1999年的状态——找钱。         巨头争食Web2.0 博客、社会性网络、内容聚合等新一波互联网技术的革命性力量最先被创新的小公司和投资机构发现,这场逐渐兴起的Web2.0运动也吸引了巨头的进入。         早在2003年2月,Google就宣布收购全球最大的博客服务商Blogger.com,Blogger.com被认为是Web2.0的标志性公司之一。 2004年3月,Google推出结合博客技术的社会性网络Orkut。 在新闻聚合方面,Google开始建立自己的标准,Google总裁明确表示,他们将支持完全与微软不同的新闻聚合标准。 一系列在技术上的创新让Google在声势上完全压倒了微软。 在Web2.0方面, Google已经成为微软直接竞争者。 Google的博客与微软的博客MsnSpace直接形成竞争,Google支持的新闻聚合标准与微软对着干,Google的社会性网络Orkut也抢了微软一直在试验的社会性网络Wallop的风头。 由于微软最核心的操作系统数年才推出一次新版本,有人形容:“Google每个月都在出风头,而微软数年才出一次风头”。 除了Google和微软,雅虎也是同样希望借Web2.0打一个翻身仗。 雅虎已经推出了自己的新一代个人门户测试版Yahoo360,它集博客、社会性网络、内容聚合于一身,当然也捆绑了雅虎的搜索、邮箱、即时通信等诸多功能。 据截至6月底的数据显示,雅虎聚合浏览器占领了59%的市场份额,远远超过了火狐浏览器在这方面5%的市场份额。 相比之下,微软明显落在后面。 6月25日,微软在西雅图正式宣布,将把内容聚合浏览功能作为核心技术整合到下一代操作系统、MSN和浏览器中。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意味着用户不再需要去门户找各种新闻和信息,只需要在自己的电脑上订阅一下就可以了。 微软的话音未落,业界惊呼:微软在内容聚合方面又要垄断了! Web2.0在中国 中国的Web2.0起步虽然比美国晚,但与上一次互联网高潮相比,差距已经缩小。 最明显的变化是博客人数的快速增长。 成千上万的人在博客上谈论他们各自关心的话题,而这些话题又被汇集起来形成强有力的声音。 一家名为博客中国的公司从日本软银集团拿到第一笔投资就迅速扩张,目前已经进入第二轮融资,员工数也从去年不到10人扩张到现在的200多人。 “我们要在两年内赶超新浪、搜狐这样的门户。”博客中国的CEO方兴东信心十足地表示。 2004年年底,像博客中国这样的博客提供商在中国不到10家,现在暴涨到近百家,大大小小的网站都开始提供博客空间,Donews、新浪、搜狐、网易都推出了自己特色的博客服务。 在信息聚合方面,国内最先涌现出了一系列的浏览器,周博通、看天下吸引了不少业界的关注,而UCI投资集团的一位经理透露,在浏览器方面已投资了数千万资金。 以提供内容聚合服务的Feedsky公司为例,作为是一家典型的Web2.0公司,其功能主要为分散信息源进行聚合和推广。比如传统媒体的网站,往往面临访问量不够的问题,而对分散化的博客和成千上万的小网站而言,如何更好的传播也是问题,不少人认为内容聚合可能改变传统门户网站主导新闻的格局。 “帮助这些分散的信息源进行聚合传播是Web2.0的关键技术之一。” Feedsky总裁吕欣欣形容自己正在聚合一批“聚合传播的狂热分子”。 在社会性网络方面,网易是国内门户中最早觉醒的,去年就推出了结合博客和社会性网络的“网易部落”,而联络家、赛我网也于今年上半年在内地市场展开拳脚。 责编:徐新事


阅读全文(3404)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主页:
标题:
验证码:  (不区分大小写,请仔细填写,输错需重写评论内容!)



站点首页 | 联系我们 | 博客注册 | 博客登陆

Sponsored By W3CHINA
W3CHINA Blog 0.8 Processed in 0.031 second(s), page refreshed 144765613 times.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
苏ICP备050060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