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ople][6G人物]微软副总裁-李开复

转载自: http://6green.tjut.cer.net/content/news/2004/12/032317008.shtml[6G人物]微软副总裁-李开复 2004-12-09 18:24 星期四 6green教育资讯网     500)this.width=500'> 李开复博士简介   李开复博士现任微软公司自然交互式软件及服务部门副总裁,负责研发各种先进的技术和服务使得人机界面更加简便和自然。该部门负责开发的技术和产品包括语音、自然语言、全新的搜索和在线服务等技术。自然交互式软件及服务部门的使命就是要让所有这些技术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微软的客户。李开复博士于1998年7月加盟微软公司,并于11月出任微软中国研究院(现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李博士在语音识别、人工智能、三维图形及网络多媒体等领域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他的带领下,微软中国研究院以新一代多媒体、新一代用户界面和新一代信息处理技术为主要方向开展基础研究。加盟微软公司前,李博士曾担任SGI公司的多媒体软件子公司- Cosmo Software的总裁。此前他还曾在苹果公司工作了六年,主管该公司的多媒体部门。李博士在Cosmo任职期间,负责多平台、互联网三维图形和多媒体软件方面的研发工作。在此之前,他曾担任SGI公司网络产品部门的副总裁和总经理,负责多个产品系列的发展方向和公司网络产品策略的制定。李博士在苹果公司任职六年中的最后一个职务是其交互式多媒体部门的副总裁,他们后来开发出QuickTime,QuickDraw 3D,QuickTime VR,PlainTalk等产品。在加入苹果公司之前,李博士曾就读于卡内基梅隆大学,获计算机学博士学位。后担任副教授,并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个"非特定人连续语音识别系统。1988年,商业周刊授予该系统"最重要科学创新奖"。在校期间,李博士还开发了“奥赛罗”人机对弈系统,因为1988年击败了人类的国际象棋世界冠军而名噪一时。李博士曾以最高荣誉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获计算机学士学位。李开复博士同时还是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协会的院士。 李开复的人生目标   李开复在接受《中国青年》的采访时曾说:   我刚进入大学时,想从事法律或政治工作。一年多后,我才发现自己对它没有兴趣,学习成绩也只在中游。但我爱上了计算机,每天疯狂地编程,很快就引起了老师、同学的重视。终于,大二的一天,我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放弃此前一年多在全美前三名的哥伦比亚大学法律系已经修成的学分,转入哥伦比亚大学默默无名的计算机系。我告诉自己,人生只有一次,不应浪费在没有快乐、没有成就感的领域。那一天,我心花怒放、精神振奋,我对自己承诺,大学后三年每一门功课都要拿A。若不是那天的决定,今天我就不会拥有在计算机领域所取得的成就,而我很可能只是在美国某个小镇上做一个既不成功又不快乐的律师。   网友曾问过我,我的人生目标是什么?我说:“人生只有一次,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最大的影响力(impact),能够帮助自己、帮助家庭、帮助国家、帮助世界、帮助后人,能够让他们的日子过得更有效率,能够为他们带来幸福和快乐。" 对我来说,人生目标不是一个口号,而是我最好的智囊,它曾多次帮我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难题。我当初放弃在美国的工作,只身来到中国创立微软中国研究院,就是因为我觉得后一项工作有更大的影响力。当我收到学生一封封迷茫的来信,给他们写回信时,我也会想:"如何让回信对他有更大的影响力?" 于是,我决定发表三封信,并把我和学生的交流放在我的网站上。   只有一个人能告诉你人生的目标是什么,那就是你自己。我建议你不妨闭上眼睛,把浮现在脑海里的第一个理想记录下来,因为不经过思考的答案是最真诚的。再者,你也可以想像一下,15年后,当你达到完美的人生状态时,你将会处在何种环境下?从事什么工作?其中最快乐的事情是什么?   当我决定我一生的目的是要让我的影响力最大化时,我发现我最欠缺的是演讲和沟通能力。我以前是一个和人交谈都会脸红,上台演讲就会恐惧的学生,我做助教时表现特别差,学生甚至给我取了个“开复剧场”的绰号。因此,为了实现我的理想,我给自己设定了多个提高演讲和沟通技巧的具体目标。比如,要求自己每个月作两次演讲,而且每次都要我的同学或朋友去旁听,给我反馈意见。我对自己承诺,不排练三次,决不上台演讲。我要求自己每个月去听演讲,并向优秀的演讲者求教。当我反复练习演讲技巧后,我自己又发现了许多秘诀,比如:不用讲稿,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表达时,我会表现得更好,于是,我仍准备讲稿,但只在排练时使用;我发现我回答问题的能力超过了我演讲的能力,于是,我一般要求多留时间回答问题;我发现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就无法讲好,于是,我就不再答应讲那些我没有兴趣的题目。几年后,我周围的人都夸我演讲得好,甚至有人认为我是个天生的好演说家。 李开复的人生观   人才在一个信息社会中的价值,远远超过一个工业社会。原因很简单。在一个工业社会中,一个最好的、最有效率的工人,或许比一个一般的工人能多生产20%或30%。但是,在一个信息社会中,一个最好的软件研发人员,能够比一个一般的人员多做出500%甚至1000%的工作。   自从微软中国研究院宣布成立以来,最常出现的问题是我们为什么要在中国设立研究院?我一向的回答都是:“主要是中国有一批优秀的人才。”“人才”为什么对微软如此重要?人才的重要性   人才在一个信息社会中的价值,远远超过在一个工业社会中。这原因很简单。在一个工业社会中,一个最好的、最有效率的工人,或许比一个一般的工人能多生产20%或30%。但是,在一个信息社会中,一个最好的软件研发人员,能够比一个一般的人员多做出500%甚至1000%的工作。举一个例子,世界上最小的Basic语言就是比尔·盖茨一个人写出来的。而为微软带来巨额利润的Windows也只是由一个研究小组做出来的。 而在一个研究机构中,人才的重要性更高,因为研究和开发有着相当的不同。一位研究员“想”的能力比“做”的能力更重要。一个了不起的研究员(如爱迪生)的成就,是一般的研究员根本无法相比的。举一个计算机界的例子,在1970-1980年之间,Xerox PARC是一个只有数十人的小实验室。 但据我曾在Xerox工作的朋友Alan Kay说,这数十人有“可怕的才华”。 这“可怕的才华”带给了计算机界多项了不起的发明:激光打印机、Bitmap白底黑字的显示、用鼠标的GUI(图像用户界面)、图像式的文字处理软件、以太网和面向对象技术。这六项发明,启发了微软、苹果、惠普、IBM、Sun、Cisco及其他公司,终于在十年后把这些技术带入主流。今天的人类能进入信息社会,Xerox PARC 的数十研究员功不可没。 李开复谈:如何吸引留住人才   很多人认为,雇用人才的关键是待遇。更多人认为,微软来到中国可以“高薪收买最好的人才。”确实,每一个人都应该得到适当的待遇,而在微软中国研究院,我们也会提供有竞争性的(但是合理的)待遇。但是,对一个研究人员来说,更重要的应是研究的环境。我希望我能够开辟一个特别吸引人的环境,包括: 充分的资源支持,让每个人没有后顾之忧; 最佳的研究队伍和开放、平等的环境,让每个人都有彼此切磋、彼此学习的机会; 造福人类的机会,让每个人都能为自己的研究所启发的产品自豪; 长远的眼光和吸引人的研究题目,让每个人都热爱自己的工作;   有理解并支持自己研究的领导,让每个人都能得到支持,在紧随公司的大方向的同时,仍有足够的空间及自由去发展自己的才能,追求自己的梦想。     所以,我认为如果只是用高的待遇,或许可以吸引到一些人,但只有一个特别吸引人的环境,才能吸引到,并且长期留住所有最佳的人才。   在微软全球所有的研究院中,我们的人才流失率不到1%(美国硅谷的人才流失率在30%左右)。我在微软面试的时候,最大的感触是发现每一个人都特别快乐,特别热爱和珍惜他的工作。因此,我在中国给自己的一个目标,就是建立一个同样好的研究环境,让每个人都能在微软中国研究院,满足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帮助微软开发重要的技术,更进一步帮助中国信息界的发展。                                      责编:小鱼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主页:
标题:
验证码:  (不区分大小写,请仔细填写,输错需重写评论内容!)

日历 | CALENDAR

«July 2025»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blog名称:World Wide Web Watch
日志总数:193
评论数量:665
留言数量:75
访问次数:6081645
建立时间:2004年10月30日
站点首页 | 联系我们 | 博客注册 | 博客登陆

Sponsored By W3CHINA
W3CHINA Blog 0.8 Processed in 0.047 second(s), page refreshed 144754778 times.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
苏ICP备050060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