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中文XML论坛 - 专业的XML技术讨论区  (http://bbs.xml.org.cn/index.asp)
--  『 Semantic Web(语义Web)/描述逻辑/本体 』  (http://bbs.xml.org.cn/list.asp?boardid=2)
----  关于建立ontology  (http://bbs.xml.org.cn/dispbbs.asp?boardid=2&rootid=&id=6483)


--  作者:cuijixing
--  发布时间:4/5/2004 11:11:00 PM

--  关于建立ontology
请问大家一般都是怎么实现的?
我现在就是在搞这个,可是很迷茫。参看 steffe staab 和 missikof的论文,他们就是先用nlp tool 去extract the concept. 可是到底这种方法对不对。这样建立的ontology有什么用。对比gruber( stanford)的做法, 以上的方法都不对。而且我写信给staab,他自己也说自己的方法问题很多。难道建立这个ontology必须要手工吗?
请大家发表见解
3x
--  作者:tomcat
--  发布时间:4/6/2004 9:33:00 AM

--  
现在建立本体一般用可视化编辑工具,如protege,不过和手工写也差不多,些许方便罢了!
--  作者:opmissing
--  发布时间:4/6/2004 10:59:00 AM

--  
ontology 要专家参与,又要写那么多的东西,哎。。。

--  作者:baojie
--  发布时间:4/6/2004 1:45:00 PM

--  
ontology的建立, NLP有用,但注定只是辅助的
参考以基于内容的检索领域的经验, 还是要靠专家建立可靠的meta data
--  作者:saleemlz
--  发布时间:4/7/2004 4:19:00 PM

--  
我曾有过这种设想,我们定义一些核心概念,建立一个简单的本体,然后将此本体用于Web挖掘,通过与其他Web页面上信息的匹配,不断的自学习,从而将原有的本体不断扩大与完善。整个过程中,需要一些启发式规则,使得本体能够扩展,同时,又要及时地修正本体原型,去除一些错误地概念。

这样地话,可以抛开领域专家的参与。
这只是个设想,请大家帮我揣测一下其可行性。

以下是引用cuijixing在2004-4-5 23:11:40的发言:
请问大家一般都是怎么实现的?
我现在就是在搞这个,可是很迷茫。参看 steffe staab 和 missikof的论文,他们就是先用nlp tool 去extract the concept. 可是到底这种方法对不对。这样建立的ontology有什么用。对比gruber( stanford)的做法, 以上的方法都不对。而且我写信给staab,他自己也说自己的方法问题很多。难道建立这个ontology必须要手工吗?
请大家发表见解
3x


--  作者:admin
--  发布时间:4/7/2004 4:26:00 PM

--  
总体框架不错,,但有一些细节:
(1)Web页面上的信息是人工添加,还是自动标注?
(2)"不断自学习,从而将原有的本体不断扩大与完善". 在Web这一开放的环境中,实现这一点,我个人觉得有一定难度.

BTW:我对SW是比较悲观的 :-)


--  作者:cuijixing
--  发布时间:4/7/2004 7:48:00 PM

--  
其实我最想知道的就是nlp在CORPUS上EXTRACT的TERM就是ONTOLOGY里面的概念吗?
看了text- to-onto 后,我感觉他们的想法就是这样取出来的东西就是concept. 然后把这
些concept联系起来,就是一个ontology了。

--  作者:wallis
--  发布时间:4/8/2004 9:43:00 AM

--  
我也非常非常悲观。。。

总觉得自己的性格无法适应IT行业的发展,嘿嘿,“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放在IT行业中常常会成为现实的,但我还是很难适应。。。

以下是引用admin在2004-4-7 16:26:12的发言:
...
BTW:我对SW是比较悲观的 :-)


--  作者:wangfs
--  发布时间:4/8/2004 10:49:00 AM

--  
本体的建立和实现都不是很简单的事呀,特别是应用现在还没有多少。都是理论探讨
--  作者:rolling
--  发布时间:4/9/2004 12:22:00 AM

--  
我也悲观...虽然我接触这东西才48小时。
当时兴奋不已,然后感到泼了冷水。
下一步,我准备看看描述逻辑的东东。
我是学计算机的,最感兴趣的是多项式时间可以证明 这个东东,
后来看了看, 描述逻辑起码10年前就有了,
真的这么牛,应该我早就听说啦。

以下是引用wallis在2004-4-8 9:43:04的发言:
我也非常非常悲观。。。

总觉得自己的性格无法适应IT行业的发展,嘿嘿,“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放在IT行业中常常会成为现实的,但我还是很难适应。。。

[quote]以下是引用admin在2004-4-7 16:26:12的发言:
...
  BTW:我对SW是比较悲观的 :-)
[/quote]



--  作者:saleemlz
--  发布时间:4/9/2004 3:38:00 PM

--  
以下是引用admin在2004-4-7 16:26:12的发言:
(1)Web页面上的信息是人工添加,还是自动标注?

     ~~~~~~~~~~~~~~~~~~~~
                        admin,这里我不太懂您的意思,您能否帮我解释详细点。谢谢

(2)"不断自学习,从而将原有的本体不断扩大与完善". 在Web这一开放的环境中,实现这一点,我个人觉得有一定难度。
~~~~~~~~~~~~~
,我个人觉得也很有难度。那只是我大概的设想。具体实现中肯定困难重重,只有靠慢慢的解决,一步一步的解决。


BTW:我对SW是比较悲观的 :-)
  ~~~~~~~~~~~~~~~~~~~

   您也悲观,那岂不是给了我们一大瓢冷水。呵呵




--  作者:npubird
--  发布时间:4/9/2004 9:18:00 PM

--  
本体的自动创建很有挑战性,前几天还看了Ning Zhong的这方面的工作。

尽管有那么多人不断的悲观,我还是相信这个技术的,当然达到那么完美很困难,但是我相信Semantic Web能在局部上解决一些问题的。
从辩证上来看,技术是永远发展的,Semantic Web本身就是Web走向智能的革命性一步,我们能成为这个领域的开拓者,还是幸运的。
技术永远要发展,任何一步的进步都需要努力,以及人类坚定的信心,太多的质疑将拖慢我们的脚步。
Semantic web从来没有承认它是人工智能的一部分,所以不要总用人工智能的悲观来评价它。
尽管那么多人对人工智能的态度反来反去,不要忘记人工智能的前进步伐中那么多的辉煌成就。


--  作者:小碎花裙子
--  发布时间:9/26/2004 12:11:00 PM

--  
老板让偶建立一个本体,用xml语言表示.
时间之紧,不太可能自己动手建立.
请问各位大侠,知道网上哪里有免费的下载吗?
只是想用一个简单的例子,跑一个程序.
--  作者:mbxian
--  发布时间:9/26/2004 6:52:00 PM

--  
简单看法:基于本体的推理(描述逻辑到动态描述逻辑)应该是创建本体的目的,对逻辑描述的动态推理应该是一途径。


--  作者:fengyun
--  发布时间:9/28/2004 10:18:00 AM

--  
就像大型软件的开发,没有统筹管理,只能原地踏步.
根据核心概念建立基本简单本体,然后不断扩大与完善,这是一个很好的想法,可是,扩大的标准是什么?这个问题不解决,可能还是一团乱麻.
既有本体概念扩充的标准问题,也有扩充原则的问题.
一点想法,欢迎指正.
以下是引用saleemlz在2004-4-7 16:19:57的发言:
我曾有过这种设想,我们定义一些核心概念,建立一个简单的本体,然后将此本体用于Web挖掘,通过与其他Web页面上信息的匹配,不断的自学习,从而将原有的本体不断扩大与完善。整个过程中,需要一些启发式规则,使得本体能够扩展,同时,又要及时地修正本体原型,去除一些错误地概念。

这样地话,可以抛开领域专家的参与。
这只是个设想,请大家帮我揣测一下其可行性。

[quote]以下是引用cuijixing在2004-4-5 23:11:40的发言:
请问大家一般都是怎么实现的?
  我现在就是在搞这个,可是很迷茫。参看 steffe staab 和 missikof的论文,他们就是先用nlp tool 去extract the concept. 可是到底这种方法对不对。这样建立的ontology有什么用。对比gruber( stanford)的做法, 以上的方法都不对。而且我写信给staab,他自己也说自己的方法问题很多。难道建立这个ontology必须要手工吗?
  请大家发表见解
  3x
[/quote]



--  作者:Lee
--  发布时间:9/29/2004 9:13:00 AM

--  
本体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对领域知识的共同理解。如果本体是自动创建,那么怎样才能保证它是大家、甚至领域专家一致认可的呢?即使目前采用某种技术手段可以自动创建本体(或概念),但我想这距离本体的上述特征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个人看法,仅供讨论。
--  作者:orangebench
--  发布时间:9/29/2004 4:34:00 PM

--  
才发现:在4月份,论坛原来弥漫着一层悲观的气氛 ;-)

我是很赞同npubird的观点,SW技术有它存在的价值的。人工智能永远是人类美好的理想,其实这么多年,人工智能还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只是早期挖的坑太多,太大,到现在为止还填不满。我是对SW技术保持谨慎的乐观。

自动生成本体还是很有用的。特别是对一个不很熟悉的领域。最近,我想构造一个关于奥运信息的本体,就深有体会。我首先想找奥运会领域的一些基本概念,如运动项目,运动员,奖牌。。等。如果本体生成工具通过对奥运资料库的分析,能给我一些基本概念的候选词,也是很有用的。另外,还可以挖掘出一些概念潜在的关系,然后我可以去明确这种关系。通过观察我的修正和评价,本体生成工具又可以优化它的算法。 这样,通过和本体生成工具的协作来构造本体,当然这是一种半自动的方法。

完全自动的方法是不可能的,因为构造本体对人来说,都很困难。


以下是引用npubird在2004-4-9 21:18:25的发言:
本体的自动创建很有挑战性,前几天还看了Ning Zhong的这方面的工作。

尽管有那么多人不断的悲观,我还是相信这个技术的,当然达到那么完美很困难,但是我相信Semantic Web能在局部上解决一些问题的。
从辩证上来看,技术是永远发展的,Semantic Web本身就是Web走向智能的革命性一步,我们能成为这个领域的开拓者,还是幸运的。
技术永远要发展,任何一步的进步都需要努力,以及人类坚定的信心,太多的质疑将拖慢我们的脚步。
Semantic web从来没有承认它是人工智能的一部分,所以不要总用人工智能的悲观来评价它。
尽管那么多人对人工智能的态度反来反去,不要忘记人工智能的前进步伐中那么多的辉煌成就。



--  作者:orangebench
--  发布时间:9/29/2004 4:38:00 PM

--  
很好的想法,以前好像看过类似的文章,叫enriching ontology, 具体忘了。

但我认为:人的参与对本体的(半)自动生成非常重要。

以下是引用saleemlz在2004-4-7 16:19:57的发言:
我曾有过这种设想,我们定义一些核心概念,建立一个简单的本体,然后将此本体用于Web挖掘,通过与其他Web页面上信息的匹配,不断的自学习,从而将原有的本体不断扩大与完善。整个过程中,需要一些启发式规则,使得本体能够扩展,同时,又要及时地修正本体原型,去除一些错误地概念。

  这样地话,可以抛开领域专家的参与。
  这只是个设想,请大家帮我揣测一下其可行性。
   




--  作者:orangebench
--  发布时间:9/29/2004 4:41:00 PM

--  
daml网站上有一大把本体。
www.schemaweb.info上也有很大。

以下是引用小碎花裙子在2004-9-26 12:11:00的发言:
老板让偶建立一个本体,用xml语言表示.
时间之紧,不太可能自己动手建立.
请问各位大侠,知道网上哪里有免费的下载吗?
只是想用一个简单的例子,跑一个程序.


--  作者:ikeeper
--  发布时间:10/1/2004 4:16:00 AM

--  
不要打击新人的热情啊。
不要辛辛苦苦看明白些东西,开始研究了,却发觉是不管用的。。。
--  作者:songlz
--  发布时间:10/2/2004 10:43:00 AM

--  
同意......
所以俺也觉得建立本体还是需要人手工参与的
即使真正能够做到机器理解文本的意思
那么还有现实生活各个领域中的知识呢
--  作者:qqqdragon
--  发布时间:10/8/2004 4:58:00 PM

--  
我觉得建立本体首先要由领域专家的参与建立一个基本的框架及一些基本的原本体,并对新建的本体进行评估确认,建立一个推理机制来实现推理。在这个基础上,从网上抽取信息,以一种树或网的结构来体现概念和关系,在人工的加入到本体的知识库中。存储的格式我没想好,我看以xm的文件格式存储好一点。l
--  作者:redace
--  发布时间:10/17/2004 12:50:00 PM

--  
本体的建立是用owl好还是rdf好呢?
--  作者:admin
--  发布时间:10/17/2004 12:56:00 PM

--  
以下是引用redace在2004-10-17 12:50:53的发言:
本体的建立是用owl好还是rdf好呢?


~~~~~~~~~当然是用 OWL咯。 RDF是用于描述事实的,没有提供用于构建本体的构造元素。
--  作者:傻酷鱼
--  发布时间:10/17/2004 8:52:00 PM

--  
为什么现在普遍弥散着一股悲观情绪呢?
这个领域的不完善正是我们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的大好时机呀?
如果对手工构建本体的方式不满意的话,可以搞一套自己的方法。如果仅仅是使用本体的话,那就找个工具建一个就完了!
      欢迎讨论
--  作者:yina
--  发布时间:10/19/2004 9:11:00 AM

--  
看了许多这方面的资料,我也不知道ontology到底有什么用,郁闷ing。。。。。。。。。
--  作者:Jackli
--  发布时间:10/22/2004 6:04:00 AM

--  
我觉得SW的前途是光明的。现在的Web不也是经过多年的发展才被人们接受和使用的么。现在的Web已经遇到了发展的瓶颈,人们的需求必将推动SW的发展。只不过研究人员已经走在了前面。

--  作者:笑雨轩主
--  发布时间:10/22/2004 10:12:00 AM

--  
我到觉得悲观点好些,其实我们没有多少理由乐观。
--  作者:baojie
--  发布时间:12/12/2004 4:58:00 AM

--  
SW当然是作为AI的一个分支来发展的, 准确的说, 是知识表现在web上的应用.

以下是引用npubird在2004-4-9 21:18:25的发言:
本体的自动创建很有挑战性,前几天还看了Ning Zhong的这方面的工作。

尽管有那么多人不断的悲观,我还是相信这个技术的,当然达到那么完美很困难,但是我相信Semantic Web能在局部上解决一些问题的。
从辩证上来看,技术是永远发展的,Semantic Web本身就是Web走向智能的革命性一步,我们能成为这个领域的开拓者,还是幸运的。
技术永远要发展,任何一步的进步都需要努力,以及人类坚定的信心,太多的质疑将拖慢我们的脚步。
Semantic web从来没有承认它是人工智能的一部分,所以不要总用人工智能的悲观来评价它。
尽管那么多人对人工智能的态度反来反去,不要忘记人工智能的前进步伐中那么多的辉煌成就。



--  作者:iamwym
--  发布时间:12/12/2004 10:18:00 PM

--  
AI want to build something like robutics as human beings.
SW just want to weave a net which aids to help to people get knowledge handier on the web.
--  作者:zhaorongjuan
--  发布时间:3/12/2005 11:38:00 AM

--  
我现在还处在文献阅读阶段,很迷茫,感觉无从下手。请各位大侠多多指教
--  作者:1030339177
--  发布时间:3/12/2005 4:49:00 PM

--  
看吧,什么时候各种知识都大体上条分缕析了,自己就知道怎么做了!
--  作者:janicen
--  发布时间:3/16/2005 9:53:00 PM

--  
研究了两天拉。。。。对这些概念还是有点模糊。。。。。
谁有这放面的实例给俺学习学习呀!
--  作者:hoks
--  发布时间:3/21/2005 10:53:00 PM

--  
nlp gruper protege
--  作者:jjonto
--  发布时间:3/28/2005 7:08:00 PM

--  
建议你看一下一本叫ontology learning for semantic web的书, 本人感觉不错
--  作者:abing7413
--  发布时间:3/28/2005 8:16:00 PM

--  
个人觉得所谓的领域专家,其实说的是本体建立的过程其实是一种领域(或者行业)的术语在语义上的规范化问题,比如在医药、电力行业,好象就应用的好些。因此,建立本体,我觉得肯定是离不开实际的领域知识,对于根本没有这些方面知识的学生而言,想自己做本体我觉得最多是可以练习如何做的方法,真正出来的本体将根本没有用处。因此,也就是空中楼阁.
--  作者:vakuum
--  发布时间:4/18/2005 10:54:00 PM

--  
要自学习,首先一个问题是使广泛的Ontology能够互相交流,简单的一对一Mapping已经不新奇了,复杂的Ontology Mapping,是一个新热点。
比如来自两个Ontologies的两个Concepts之间的numeric关系。
有没有人对Ontology Mapping有研究的?讨论一下?
--  作者:yanxq
--  发布时间:4/19/2005 12:04:00 AM

--  
目前,ontology应该是手工建立的。B-Lee比较人工智能和语义web的区别之一就是,语义Web是手工建立的,不是智能制动产生的

其实,SW是吸收了很多以前的知识搞出来的,如DL,知识表示等


--  作者:devil
--  发布时间:4/19/2005 8:32:00 PM

--  
不知道现在中文的抽词技术发展得怎么样了,我知道对西方语言的简单抽词技术发展的比较成熟了。只是关系的抽取还比较的困难

--  作者:devil
--  发布时间:4/19/2005 8:36:00 PM

--  
大家有谁知道什么地方可以下载别人已经建立好的本体。我想看看。谢谢
devil_8211@163.com
--  作者:jiexincao
--  发布时间:4/20/2005 12:34:00 AM

--  
有的文章说wordnet可以算是本体,那么知网hownet也应该算一个吧,我简单的看了看,其中有概念也有概念之间的关系,只是关系还比较简单,感兴趣的话看一下吧,
http://bbs.w3china.org/dispbbs.asp?boardID=2&ID=17071
我发的一篇帖子,上面有下载的地方。
--  作者:bowbright
--  发布时间:4/26/2005 10:52:00 PM

--  
以下是引用saleemlz在2004-4-9 15:38:21的发言:
[quote]以下是引用admin在2004-4-7 16:26:12的发言:
  (1)Web页面上的信息是人工添加,还是自动标注?

      ~~~~~~~~~~~~~~~~~~~~
                         admin,这里我不太懂您的意思,您能否帮我解释详细点。谢谢

  (2)"不断自学习,从而将原有的本体不断扩大与完善". 在Web这一开放的环境中,实现这一点,我个人觉得有一定难度。
~~~~~~~~~~~~~
,我个人觉得也很有难度。那只是我大概的设想。具体实现中肯定困难重重,只有靠慢慢的解决,一步一步的解决。


  BTW:我对SW是比较悲观的 :-)
   ~~~~~~~~~~~~~~~~~~~

    您也悲观,那岂不是给了我们一大瓢冷水。呵呵
[/quote]



请问SW是什么的缩写,:)


--  作者:cauwq
--  发布时间:4/28/2005 2:39:00 PM

--  
SW:Semantic Web
--  作者:vcmm
--  发布时间:4/28/2005 10:31:00 PM

--  
刚下了个protege照着tutorial一步步建立了个本体,怎么越发感觉“Ontology=database”?
这个想法有点naive,但真的好迷茫啊?
唉,理解力有限,一点door都还没摸到呀,期待大侠出来指点迷津!
--  作者:liuhg
--  发布时间:9/8/2005 3:03:00 PM

--  
楼上大侠,你的本体给我一份学习学习可以么?我没作出来,里面的owl让我挠头阿。
Email:haogong890@163.com

万分感谢,我现在也是入不了门啊,老师催了好几次也没什么成绩出来,帮帮忙啊。


--  作者:liuhg
--  发布时间:9/9/2005 8:49:00 AM

--  
各位高人,steffe staab 和 missikof的论文是哪里下载到的?我没找到,给我发一份可以吗?


以下是引用cuijixing在2004-4-5 23:11:40的发言:
请问大家一般都是怎么实现的?
......参看 steffe staab 和 missikof的论文,他们就是先用nlp tool 去extract the concept. ......


--  作者:feifiang
--  发布时间:9/14/2005 5:40:00 PM

--  
请问,ontology learning for semantic web这本书是哪个出版社的?在哪有卖的?我在网上没有找到这本书
--  作者:alandun
--  发布时间:9/14/2005 11:40:00 PM

--  
www.amazon.com/exec/obidos/ tg/detail/-/0792376560?v=glance
--  作者:pglin
--  发布时间:9/15/2005 12:10:00 PM

--  
本体可以自动化构建吗?
--  作者:gjjhappy
--  发布时间:10/4/2005 3:44:00 PM

--  
应该可以吧!
--  作者:wangzhijun
--  发布时间:10/4/2005 7:32:00 PM

--  
谢谢各位前辈的指导啊!
--  作者:jemmyjok
--  发布时间:10/8/2005 3:47:00 PM

--  
本体自动构造确实很有用,但确实很繁琐,我想可以试试网络化方法,因为本体本身就是一个网络
--  作者:yhl2016
--  发布时间:10/11/2005 8:30:00 PM

--  
可是我总觉得本体并不适合自动构造,自动构造出来的本体也未必好用
--  作者:luet
--  发布时间:10/16/2005 10:25:00 AM

--  
不错
--  作者:twwwgauts
--  发布时间:10/19/2005 10:25:00 AM

--  
完全自动构造本体应该是不现实的,本体产生的初衷应该是用于语义的共享,自动生成的缺少一些限定,如何用于共享,迷茫!
--  作者:crystalwying
--  发布时间:11/5/2005 9:31:00 AM

--  
我是一个初学者,希望大家多多指教


--  作者:jonney23
--  发布时间:2/17/2006 11:12:00 AM

--  
本体的本质是什么?我们现在常说的本体是否是那个能够解释万物的本体
--  作者:peter_ld
--  发布时间:2/27/2006 5:37:00 PM

--  
以下是引用abing7413在2005-3-28 20:16:00的发言:
个人觉得所谓的领域专家,其实说的是本体建立的过程其实是一种领域(或者行业)的术语在语义上的规范化问题,比如在医药、电力行业,好象就应用的好些。因此,建立本体,我觉得肯定是离不开实际的领域知识,对于根本没有这些方面知识的学生而言,想自己做本体我觉得最多是可以练习如何做的方法,真正出来的本体将根本没有用处。因此,也就是空中楼阁.

不错,你理解的不错,Ontology不是什么神秘的东东,就是某一领域知识的术语表,有了它,是后面推理的基础


--  作者:wyf_aaa
--  发布时间:4/4/2006 10:03:00 PM

--  
难道自动创建本体真的不现实吗?
--  作者:iamwym
--  发布时间:4/4/2006 10:10:00 PM

--  
自动构造的本体进入应用已经有的
google
text2onto吧
不过要看这种本体应用确实有限,不过不能说不可能
--  作者:wyf_aaa
--  发布时间:4/5/2006 8:51:00 AM

--  
到底是text2onto还是他texttoonto?请问哪里可以下载它的源码?
--  作者:azhengwin888
--  发布时间:4/6/2006 10:46:00 AM

--  
大家一起努力啊
--  作者:neuqv
--  发布时间:4/6/2006 11:22:00 AM

--  
构造本体不仅仅是完成某个领域术语的规范化(当然这是很重要的一步,有了它才能使机器理解),它还要定义、描述、规范某个具体服务的具体过程(原子过程、组合过程等)。

仅有一个概念集合有什么用呢?重要的是通过操作它来完成一些事情(服务请求)。

个人看法,学习ing、理解ing。。。。。。


--  作者:liuhg
--  发布时间:4/7/2006 4:45:00 PM

--  
个人感觉使用pretege建立的中文本体不适合用racer处理,但是这样建立又有什么意义呢?
--  作者:wtcpin
--  发布时间:4/8/2006 2:33:00 PM

--  
有理

--  作者:jerrywang
--  发布时间:4/8/2006 9:03:00 PM

--  
用protege,个体也可独立
--  作者:birdwsj
--  发布时间:4/9/2006 10:13:00 AM

--  
唉,怎么才能学好啊
--  作者:pipidog
--  发布时间:4/10/2006 10:55:00 AM

--  
先学术,后应用
还是先从本体的细节问题做起,先不要考虑的那么远吧。难道爱因斯坦研究相对论的时候,就知道它能用于原子弹吗?
--  作者:gwj_77_77_77
--  发布时间:4/18/2006 10:36:00 AM

--  
现在多需人工建立,机器自动建立的可否实现呢
--  作者:gwj_77_77_77
--  发布时间:4/18/2006 10:39:00 AM

--  
哪个工具最好用呢?

--  作者:xuxiaoj6860
--  发布时间:4/19/2006 2:48:00 PM

--  
一楼cuijinxing,你好,我也在研究NLP中有关本体的相关问题,希望多交流。
xuxiaoj6860@hotmail.com
--  作者:ty1234
--  发布时间:4/25/2006 5:08:00 PM

--  
nan ya
W 3 C h i n a ( since 2003 ) 旗 下 站 点
苏ICP备05006046号《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
765.62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