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September 2025 | »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 | | |
|
公告 |
上善若水 厚德载物 |
统计 |
blog名称:宁静致远 日志总数:2340 评论数量:2658 留言数量:88 访问次数:17526899 建立时间:2004年11月1日 |
| 
|
本站首页 管理页面 写新日志 退出
[修身养性]答案就在心中 |
答案就在心中 但为了赢回自己,你就必须要最大限度地接近于零。现实的核心是纯粹的意识。一旦你成功到达,同真正的自我合为一体,你就有能力创造出世间万物。"我是"虽然只是由无声的智慧组成,却包含了所有创世所需要的原料。 你已经做过凝望玫瑰的练习,将其逐步从物体的层面上分解到在虚无中跳动的能量。这个练习的另一面,就是要让你意识到,自己的大脑也可以这样分解。那这样说的话,当你看到一枝玫瑰时,是不是就等于虚无正在望着虚无呢? 表面上看来是这样的,但在这里却真正揭示出来一个让人惊讶万分的现象:你正在望着自己。你意识的一部分,即你眼中的自身,正在望着以玫瑰形态出现的你的另一部分意识。不管是玫瑰还是你这个观望者都根本没有实体,你的头脑中并没有某个人的存在,只有一团由水、盐、糖分和钠、钾等化学物质组成的旋涡。大脑的旋涡不停地旋转搅拌,每一个体验都如山泉融入河川一般迅速卷入激流之中。这就出现一个问题,如果无声的旁观者并不在我脑中的话,那到底在哪里?神经科大夫在大脑中已经找到了每一种精神状态的分配地点。不管人类有何种体验,如抑郁、兴奋、创意、幻觉、失忆、麻痹、性欲或任何渴望,大脑都会在不同的部位出现固定的活动迹象。但从来没有科学家发现过那个感受这些体验的人究竟藏在哪里,有什么样的固定模式。这个人可能根本不存在,或者科学永远也无法发现。 看到这里你应该欣喜若狂才是,因为如果真正的你不存在于你脑中,那就等于你可以不再为肉身所束缚,像意识一般获得了无限的自由。你现在存在于大千世界每一个微小的原子之中,因此可以创造一切事物。意识一旦想去哪里,物质就会随即跟上。这时,你便成为第一位的,而宇宙则在次位上服侍于你。 我知道有人会对这个说法大加抨击,批评现在的人都觉得自己比神还要伟大,不但不恪守神的法则,反而去傲慢地对自己的人生为所欲为。这种批评的确是有些道理的,但必须要放在某个固定背景下才可以。举个例子来说,一个婴儿爬了几个月之后,突然发现还可以用腿直立行走。我们都见过小孩子学走路,婴儿脸上会呈现出既犹豫又坚决,既害怕又兴奋的神情。"能做到吗?要不要坐下来继续爬?反正爬我早就会了"。你在婴儿脸上观察到的表情,其实就是每个在精神旅途的分岔口上犹豫踯躅的人都会体验到的心情。大脑正在激励着身体,身体正在将新信息传递给大脑。忽然间做出自己都意料不到的行动,哪怕我们心里没底,却仍然由内心的一股欣喜一直督促着前进。"不知道目的地为何方,但我必须要到达"。 所有的体验都在世界这个沸腾的大熔炉中产生,生命中每一个时刻都将身体卷入一股涡流,思想、情感、观念、行动和外界牵扯在一起飞速旋转着。一会儿这里有事物吸引你的注意力,一会儿那里又发生了不寻常事件。在觉醒的瞬间,大脑会体验喜悦、恐惧、担忧、惊讶等百般滋味,就同婴儿在蹒跚学步时一模一样。但在那无声的旁观者眼中,这一团混乱的东西再清晰不过:万物都是一体的。再回到婴儿那个例子,当他摇摇摆摆行进时,全世界都随之晃动。他无法站稳,无法说:"我已经控制了局面,最终会如愿以偿。"他并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够将全身心投入到一个崭新勃发的世界中去。 那我们能不能也这样呢?一天到晚不停将自己投入到一个又一个新的世界?不能的,因为必须要建立起一个稳定的平衡点。自幼时起,我们所有人都在"自我"中找到了自己的平衡点。我们相信,"我"是固定的,"我"要尽可能去掌控自己的人生。其实,在更高的层次上,还有一个稳定万倍的平衡点,那就是之前说的旁观者。 发现无声的旁观者·如何深入内心探寻 1遵从自己意识的清流。 2不要压抑内心的变化。 3接受未知的世界。 4不要过滤、否认自己的情感。 5超越自我。 6忠于真我。 7在宇宙的中心安家。 遵从意识的清流:今天很多人的座右铭都是"追寻你的幸福"。这句话背后的原则,就是我们应该去寻找真正能带来幸福的事情,然后将其作为向导,在这条路上一直走完人生。不过我这里要说的是,还有一个向导要比幸福更加可靠,那就是你不停成长的意识。有的时候意识是无法等同于喜悦和幸福的,你也许会突然情不自禁觉得伤心难过,或突然意识到自己的人生处处受限,感到万分不满。大多数人在遇到这种情况时,都轻易将这些感情放过去了,反而在外界寻找、索取幸福。但只要你反过来跟着自己的意识走的话,你就会发现这条道路能够径直穿越时空的限制。当意识在成长时,映射意识的外部事物也会一件一件呈现在你面前。这样一来,欲望和意志便联结在了一起:只要你决心跟着欲望走,意志就会自然出现。在支离破碎的事件之中,会出现一股清流将其串联在一起,而你就是这股清流。在你孩提时代,清流曾将你从一个发育阶段运送到下一个阶段;你长大后,它也可以做同样的事情。无人能够预知你下一步会怎么走,连你自己都不清楚,但只要你愿意紧跟着这股清流前进,就会一步一步接近那位无声的旁观者,到达你一切欲望的本原。 不要压抑变化:新旧是不可能同时发生在同一个物体身上的,但我们却都暗地里希望着自己能够一边维持真我一边向着渴望的方向前进。不过,只要一这样想,你就永远走不出去了。为了发现真我,你必须要放弃自己旧有的形象。你是否喜欢自己倒没有关系,有些人功成名就、自信满满,却仍然深陷在极端之间的斗争中,可怜的是他们自己却认为是在打着胜仗,善的一方终将会胜利。无声的旁观者是你的一部分,而他已经摆脱了人间的喧嚣,获得了永恒的祥和。所以如果你想要同他会面,就一定要做好充足准备。赢和输、接受和拒绝、秩序和混沌等等旧有的观念都会开始转变。而你要做的,就是不要阻止变化的发生,因为你正在甩开"自我"的枷锁,破茧而出开始新的人生。 接受未知世界:你会发现,在这本关于生命之谜的书中多次提到了"未知"。你眼中的自己其实并不是真实的,而是过去发生的事件、欲望和记忆的集合体。这个集合体有自己的生命,虽然不停地在时空中前进,但它所体验到的仅仅是它已然熟知的事物。表面看上去有些体验是崭新的,但其实根本就不新,只不过是过去类似的感知稍稍变化了一下罢了。接收未知的世界,意味着你要抛开自己已经熟悉的行动和习惯。平常留心注意一下,自己经常会说着同样的话,闲暇的时间总会固定从事某种爱好,固定的人在固定的时间出现在自己固定的生活中。所有这些熟悉的事情就像一扇贝壳,将你死死罩在其下,而未知的世界就在贝壳之外。为了接触这未知的领域,你就必须主动向其敞开心扉。 作者:狄巴克·乔布拉博士
|
阅读全文(2037)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