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September 2025 | »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 | | |
|
公告 |
上善若水 厚德载物 |
统计 |
blog名称:宁静致远 日志总数:2340 评论数量:2658 留言数量:88 访问次数:17519168 建立时间:2004年11月1日 |
| 
|
本站首页 管理页面 写新日志 退出
[计算机应用]小心装机五大雷区 |
小心装机五大雷区
随着最近电脑配件的一路下滑,花不多的钱就可以得到以前梦寐以求的配置,这对众多消费者来说,吸引力是极难抵挡的。而作为电脑城的众商家们也摩拳擦掌,丰富自己的产品线来应对购机的高 潮。但是价格下滑带来实惠的同时,在不少产品中却隐藏着不少的猫腻和陷阱。接触DIY不多的用户一不小心,就会跌入这些看不见的陷阱,挨上“温柔一刀”。本文就将带领各位接触DIY不深的用户,走近这些潜藏的陷阱,教大家如何避免被这些陷阱坑到。
雷区1 CPU真假盒装圈套多真假盒装内在品质终不同 同样的CPU,由于渠道的不同,在市场上分为散装,假盒装,真盒装三种不同的价格档次。由于散装CPU和正品盒装CPU之间巨大的价差,使得不少JS对散装CPU也进行包装,并且还配备了散热器。但是内在的CPU不能享受厂商的3年保修,所配备的散热器质量一般比较低下,不仅噪音大,散热效果也不太理想。而且由于这类产品在外观上多能以假乱真,在价格上也与真盒装产品接近。消费者在选购时一定要小心再小心。 四个步骤分辨真假 第一步:从包装上进行分辨。Intel在中国大陆地区销售的CPU盒装产品全部采用天蓝色包装。AMD的产品则采用了绿色包装盒,此前上开盖带长条形条形码的包装已经退市,取而代之的是防伪效果更好的烫金磨砂面防伪标签。第二步观察的重点就是规格标签。Intel的处理器真盒装产品的标签字体清晰,右上角的钥匙标志可以在随观察角度的不同由“蓝”到“紫”进行颜色的变化。左侧激光防伪区方面,与规格标签是一体化结构的。而假盒装在处理器规格参数的产品标签方面字迹印刷相对较黑粗一些。在左侧的激光防伪区,假盒装为手工拼接而成。AMD方面真盒的标签颜色比较暗,可以很容易看到镭射图案全图,真品的封条偏绿色,颜色过渡自然。此外真盒的条形码做工细腻,序列号去CPU上的序列号完全吻合,正品盒包的CPU表面上的序列号,产地与包装盒的表面印制的序列号,产地一致,风扇也享受三年的保修。 第二步:了解各产品在中国大陆的总代理。Intel总共有4个,分别是“联强国际”、“神州数码”、“英迈国际”和“世平国际”;AMD则有五家总代理,分别为“安富利”、“威健”、“英迈”、“伟仕”和神州数码。在正品盒装上,一般都会有总代理的LOGO。而假货则一般没有总代理的LOGO。 第三步:从产品价格上进行判断。一般来说,假盒装由于制造成本的售后成本相对较低,所以在售价上相对正品盒装来说也会略低一些,如果在货比三家后,发现有其中一两家的价格比其他低不少的话,就需要注意了,因为CPU价格相对透明,利润也不高。所以若在价格上低得较多,则相当有可能是假盒装产品。
500)this.width=500'>=700) window.open('http://pic.cbifamily.com/ep/2008/39/391208t01.jpg');" src="http://pic.cbifamily.com/ep/2008/39/391208t01.jpg" onload="if(this.width>'700')this.width='700';if(this.height>'700')this.height='700';" border=0> ●Intel的天蓝色包装提供了相当先进的防伪措施 最后一步:通过触感得出判断。Intel真盒处理器包装正面的LOGO采用了与包装盒不同的材质。包装盒整体的手感比较光滑细腻,没有粗糙感。假货正面的LOGO并没有凸出,颜色相对黯淡,反光部分明显为印刷上去的效果。另外假盒包装所采用的纸质相对粗糙,触摸之后有颗粒感。封口方面,真盒明显相对粗糙,且带有颗粒感。假货则光滑不少。真盒的密封胶条撕开的过程中绝不会断裂,假盒则由于用普通胶水粘贴的原因,很容易撕断。AMD方面,封品贴的防伪标签摸上去有着明显的凹凸感,用手摸防伪标签还会有明显的磨砂感。而假货则为了节约成本,这些部分都设计得非常光滑,没有明显的触觉感应。 理性选购,切勿盲目追新 随着45nm技术制程的CPU上市。不少消费者关注的力度也从65nm产品上“移情别恋”到45nm的产品。确实,45nm的产品不仅功耗更低,而且超频能力也更强,对于追求超频的消费者来说,45nm更有可选价值。但45nm的产品市场上数量较少,价格相对65nm的产品依然较高。如果预算有限,为了45nm产品,势必造成其他方面预算的压缩,最终的整体性能并不如人意。
500)this.width=500'>=700) window.open('http://pic.cbifamily.com/ep/2008/39/391208t02.jpg');" src="http://pic.cbifamily.com/ep/2008/39/391208t02.jpg" onload="if(this.width>'700')this.width='700';if(this.height>'700')this.height='700';" border=0> ●45nm的E5200看上去很美
值得注意的是,Intel入门级的45nm处理器双核奔腾E5200由于取消了对SSE4.1技术的支持,使得其在测试中,相对支持SSE4.1的其他处理器性能差距达到了20%-30%之多,因此消费者选择时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进行选购,不必过分迷信45nm制程。 买到假盒装不要紧,几种途径来搞定 如果消费者通过以上几种途径发现自己已经购买到了假盒装产品。如果手中有正规发票,经销商的详细保修单或者收据,那么消费者可以要求经销商无条件更换真品盒装CPU,或者退货。如果经销商耍赖,推卸责任的话,可以和市场方联系协调解决甚至通过消费者协会或法律途径解决问题。如果手中凭据不全,那么可以和经销商协商加价更换正品盒装。 雷区2 硬盘选择要认清单碟容量单碟容量是硬盘的技术核心 消费者在选购硬盘时,所关注的多是硬盘的总容量,却忽略了硬盘的单碟容量的重要性。所谓单碟容量,就是每张盘片的存储容量。而影响单碟容量的直接因素有两个:一是盘片中记录信息的面积大小,二是盘片的存储密度。 我们知道单碟容量的提高就是盘片磁道密度(每英寸的磁道数)的提高,磁道密度的提高不但意味着提高了盘片的磁道数量,而且在磁道上的扇区数量也得到了提高,所以盘片转动一周,就会有更多的扇区经过磁头而被读出来,这也是相同转速的硬盘单碟容量越大内部数据传输率就越快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单碟容量的提高使线性密度(每英寸磁道上的位数)也得以提高,有利于硬盘寻道时间的缩短。 市面上销售量最大的硬盘,集中在单碟250GB和单碟320GB的对应产品上。二者之间究竟有着什么样的性能区别呢?我们同样选择西部数据单碟容量为250G和320G的产品作出如下测试,测试成绩请看表格1:
500)this.width=500'>=700) window.open('http://pic.cbifamily.com/ep/2008/39/0801.jpg');" src="http://pic.cbifamily.com/ep/2008/39/0801.jpg" onload="if(this.width>'700')this.width='700';if(this.height>'700')this.height='700';" border=0> 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单碟容量320G在读取率上,比250G的产品有着明显的优势,特别是最大读取率上,领先近25%。这代表在硬盘传输大数据量文件上优势更加明显,而12.7毫秒的平均寻道时间也相比单碟250G的快了0.6ms。可见单碟容量越大,对硬盘的性能提升也越大。另外,随着盘片数量的减少,硬盘内部结构也相对简单,成本控制也越发容易。所以才会有硬盘越大越便宜之说。
500)this.width=500'>=700) window.open('http://pic.cbifamily.com/ep/2008/39/391208t03.jpg');" src="http://pic.cbifamily.com/ep/2008/39/391208t03.jpg" onload="if(this.width>'700')this.width='700';if(this.height>'700')this.height='700';" border=0> ●性能强劲的西数WD6400AAKS采用320G单碟容量
缓存是硬盘的强心剂,但不是唯一 硬盘缓存主要有3个作用,第一个就是预读取功能;第二个是预存储写入,第三个是临时存储访问过的数据。由于缓存的传输速度相对硬盘盘片来说,要快许多,所以大容量缓存能够将更多常用的数据存储起来,并且快速传输到处理器上,从侧面加快了数据传输速度,提高了硬盘性能。现在主流缓存容量主要有16M和32M。 从理论上来说,更大的缓存不仅在大容量文件传输和多零散数据传输上优势明显,而且在BT下载这样的高写入状态下也能有效减少硬盘的写入次数,达到保护硬盘的目的。不过缓存也不是选择的唯一标准,因为在游戏,上网浏览等方面,32M缓存和16M缓存的差距不大。如果经常做大数据量的拷贝,读写或者是BT下载狂人,那么32M缓存是你不二的选择,而游戏达人和家庭用户则可以选择16M缓存的产品。 我们可以通过图表来对比两种不同缓存容量的硬盘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见表2:我们可以看到,在测试中,游戏表现与小文件的传输拷贝上,32M缓存并没有体现出多大的优势,反而在读写测试方面,采用了32M缓存的希捷酷鱼11代优势明显,在读写上都领先于16M缓存的WD6400AAKS,我们可以从测试中看到32M缓存的产品确实在高强度的文件读写上优势明显,而游戏玩家则可以考虑更实惠的16M缓存产品。 小贴士:如何从编号上看缓存容量 硬盘厂商在自己的硬盘编号上,都记载了详细的产品信息,其中缓存容量也被记载在内,我们可以通过硬盘的编号选择出自己喜欢的产品。我们以希捷640G产品为例,酷鱼7200.11 ST3640323AS 640G编号中,323中的第一个3就是代表缓存容量为32M。
500)this.width=500'>=700) window.open('http://pic.cbifamily.com/ep/2008/39/391208t04.jpg');" src="http://pic.cbifamily.com/ep/2008/39/391208t04.jpg" onload="if(this.width>'700')this.width='700';if(this.height>'700')this.height='700';" border=0> ●希捷7200.11 640G采用32M缓存,性能更卓越
买到不满意的硬盘怎么办? 消费者在购买了不满意的产品后,完全可以和经销商进行协商,请经销商对产品进行加价更换或者是平换。另外一定要注意保证产品外包装的完整性,因为如果外包装齐全完整,更换起来要方便很多。而外包装有损坏丢失等,很容易商家会借故不予更换或者漫天要价,消费者此时也容易失去相应的话语权。
500)this.width=500'>=700) window.open('http://pic.cbifamily.com/ep/2008/39/0902.jpg');" src="http://pic.cbifamily.com/ep/2008/39/0902.jpg" onload="if(this.width>'700')this.width='700';if(this.height>'700')this.height='700';" border=0>
雷区3 显卡市场“水”最深 显卡市场产品更新换代之快,价格波动之大,在所有电脑配件上都是首屈一指的。而且由于调价的过于频繁,消费者所掌握的信息也相对容易滞后。显卡厂商在应对降价浪潮中,也容易对产品进行一定规格上的缩减或者用料上的缩减,来保证自己的利润。所以消费者应该更加注意显卡中所存在的消费陷阱。 显存上面猫腻多,消费者须谨慎再谨慎 由于显示核心发展的加快,显卡厂商往往在推出一个显示核心后,会根据不同的市场定位,衍生出很多定位不同版本。因此厂商会根据定位不同,对某些方面加以限制,以拉开性能差距。显存,就成为各厂商既隐蔽,又方便的“开刀点”。 低性能显示核心,大容量显存:处于低端的显示核心性能不济,在市场上的销售状况相对欠佳。因此部分厂商就用大显存来作为卖点吸引顾客。为其配备了512M甚至1G的显存作为噱头。其实大容量显存只有在高分辨率,大纹理处理时才具有一定优势。而此时,性能低下的显示核心早已经不能满足需要。 从市场上某款1G显存的8500GT我们可以看到(表3):即使是采用了1G显存,8500GT相比仅有其一半容量的同类产品来说,性能几乎没有提升,反而因为不必要的显存开支,价格比一般8500GT还要贵很多。
500)this.width=500'>=700) window.open('http://pic.cbifamily.com/ep/2008/39/0901.jpg');" src="http://pic.cbifamily.com/ep/2008/39/0901.jpg" onload="if(this.width>'700')this.width='700';if(this.height>'700')this.height='700';" border=0> 高性能显示核心,小容量显存:在价格战的大潮下,显卡厂商会推出一些低显存容量高核心性能的产品。这样的产品在中低分辨率下性能下降很小。但是随着分辨率提升,小显存容量的显卡性能下降非常明显。尤其是现在22英寸,24英寸LCD显示器的普及,基础分辨率普遍提升,配备小于256M的显存,都无法获得令人满意的性能(表4)。
500)this.width=500'>=700) window.open('http://pic.cbifamily.com/ep/2008/39/0902.jpg');" src="http://pic.cbifamily.com/ep/2008/39/0902.jpg" onload="if(this.width>'700')this.width='700';if(this.height>'700')this.height='700';" border=0> 我们从两种不同显存容量的3850可以看到,如3850这样强劲的显示核心,还是配备512M显存更有优势。 显存位宽上的猫腻:和前面比起来,在显存位宽上进行缩水往往令普通消费者更防不胜防。比如AMD宣称在中国地区所有3690都统一名称为3850后,市场上出现了两种不同规格的3850产品,一种显存位宽为256bit,一种显存位宽为128bit。在实际测试中,128bit的3850性能比256bit的产品有着10%到30%的差距(表5)。
500)this.width=500'>=700) window.open('http://pic.cbifamily.com/ep/2008/39/0903.jpg');" src="http://pic.cbifamily.com/ep/2008/39/0903.jpg" onload="if(this.width>'700')this.width='700';if(this.height>'700')this.height='700';" border=0> 我们可以看到,市场上销售的3850 128bit产品,性能和256bit的传统3850相比,性能差距明显,而且和3690几乎相同,所以可以认为128bit的3850其实就是3690的马甲。 相同的规格,不同的性能 罪魁祸首是做工 同样显示核心的产品,往往有着近千元的价差,区别就在于显卡做工的差异。由于价格战的惨烈,不少显卡厂商为了降低成本,将多相供电模块更改为单相供电模块,分离式供电设计缩减为一体化供电设计。还会对用料上进行精简。在普通应用中也许对显卡的性能和稳定性影响有限,但是却剥削掉了显卡的超频能力与稳定性,甚至在使用寿命上也有所下降。 部分有实力的厂商也会推出一些非公版设计的显卡产品,此类产品不仅在性能和稳定性上相对公版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往往还会修复一些公版设计上的缺陷,并且对超频,稳定性上作出特定的增强。推荐喜欢个性的消费者完全选择这类产品。 三种不同规格的4850测试成绩对比(表6)。从测试我们可以看到,虽然采用了同样的HD 4850显示核心,但是蓝宝石的毒药版明显在测试成绩上领先于公版和售价999元的非公版。虽然1499元的售价显得有点卓尔不群,但是得益于出色的用料和做工,毒药版在超频后性能更加突出。已经接近4870的水平。
500)this.width=500'>=700) window.open('http://pic.cbifamily.com/ep/2008/39/0904.jpg');" src="http://pic.cbifamily.com/ep/2008/39/0904.jpg" onload="if(this.width>'700')this.width='700';if(this.height>'700')this.height='700';" border=0> 买到不满意的显卡怎么办?消费者很容易在“水”很深的显卡市场中陷阱。如果是因为经销商故意混淆,并且以低规格产品鱼目混珠的话,消费者完全可以用手中的发票,保修单,收据等凭证与经销商理论,更换产品甚至退货。如果经销商加以阻碍,可以联系市场管理方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进行维权。而如果是因为消费者自身对显卡了解不够,提出的要求过于模糊,造成购买到的产品与期望不符,只能找经销商进行协商通过加价来换购自己期望的产品。 雷区4 显示器价格下降服务也降 作为所有电脑配件中最为保值,价格最稳定的显示器,也随着降价的热潮开始了新一轮的跳水。19英寸的宽屏显示器价格已经降到了900元附近,而22英寸作为曾经的中端,已经有二三线厂商打出了1199的入门级价格。24英寸作为去年的高端产品,也在2000元以下徘徊。不过在价格下降的同时,显示器品质是否也下降呢?我们将在这个部分和大家一起走近降价后的显示器市场,看看到底存在什么样的陷阱。 液晶显示器的“点“,不可抹灭的瑕疵 由于液晶显示器的成像原理,所以在不少液晶显示器上,坏点是不可避免的存在。以主流液晶显示器的标准:无任何坏点的LCD显示器为AA级。3个坏点以下,其中亮点不超过一个,且亮点不在屏幕中央区内为A级。不少有实力的显示器厂商,都会对自己的拳头产品进行“无坏点”的承诺。但是随着降价的持续,部分厂商出于成本上的考虑,在原本包点的LCD显示器型号上,取消了包点承诺。这就给消费者增大了选择难度,毕竟谁都不希望自己的显示器上存在瑕疵。如果消费者面对这种情况,可以有两种方法加以解决。
500)this.width=500'>=700) window.open('http://pic.cbifamily.com/ep/2008/39/391209t01.jpg');" src="http://pic.cbifamily.com/ep/2008/39/391209t01.jpg" onload="if(this.width>'700')this.width='700';if(this.height>'700')this.height='700';" border=0>●长城M95降价后不再包点 附加货款换取包点承诺:虽然在厂商方面取消了包点承诺,但是在经销商方面,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少经销商货源充足,并且愿意以附加货款的方式来对本不应包点的LCD产品进行包点。因此消费者如果相中了某个型号的产品,却因为该型号不包点而苦恼的话,可以采取这样的方法来换取经销商的包点承诺。这与厂商的承诺在本质上也没有很大差距,都可以最大程度上使自己的显示器完美无暇。 更换其他型号:虽然有不少厂商在降价浪潮中取消了对某些型号产品的包点承诺。但是也有一部分有实力的厂商依然保留了对同价位产品的包点承诺,以此增加自己产品的竞争力。如果消费者不是对一个品牌特别的热衷,完全可以在选择前进行多手准备。选择不同厂商的同价位产品,然后再按照其实际售后承诺的不同最后定单选择。 细节也须注意,附赠品常常被省略 除了包点以外,显示器厂商还经常在附件上做起文章,以此缩减成本,迎合价格战浪潮。不少LCD显示器,虽然保留了DVI接口,但是原本应该免费附送的DVI连线也被厂商给节省了。一条DVI线,最普通的也要20-40元,而原装的高品质DVI线价格甚至会上百元到几百元,这对厂商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成本节约。因此消费者在选购时也应该加以注意。如果消费者原本挑选的型号已经下市,替代型号没有附带DVI接口的话,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用途,来决定自己是应该选择节约DVI接口的实惠,还是选择带DVI接口的显示效果。并且应该及时选择好替代型号,不要盲目购买,避免留下遗憾。
500)this.width=500'>=700) window.open('http://pic.cbifamily.com/ep/2008/39/391209t02.jpg');" src="http://pic.cbifamily.com/ep/2008/39/391209t02.jpg" onload="if(this.width>'700')this.width='700';if(this.height>'700')this.height='700';" border=0>●小小的DVI线对厂商来说是不小的成本 而DVI线的问题则相对比较好解决,消费者可以咨询经销商能否附送DVI线,因为作为经销商来说,一般都有很多不用的DVI线,在具有合理利润的时候,他们也愿意附送给客户。即使经销商不愿意免费附送,消费者也可以协商用较低的价格购买一条DVI连线。或者选择好免费附送DVI的其他替代型号。 雷区5 缩水主板买不得 随着CPU技术的飞速前进,主板芯片组的更新换代也随之加速。随着Intel 45nm制程的CPU上市,不少曾经主流地位的产品已经无法正常支持工作。可是这部分产品仍然在市场上有不少存货,并且商家也急于出手。普通消费者很容易被JS忽悠,买到过气的产品。此外还有不少厂商为了在价格战里赢得先机,也在其产品上采用了较为“精简”的设计模式,使得这类产品在超频性能也远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因此,我们在这里就来谈谈主板需要注意的两个方面: 过气芯片组要避免 随着Intel 45nm全新制程的CPU上市,主板市场迎来了新一轮的洗牌。其配套的4系列已经代替3系列成为市场销售的主力。而以往的9系列则正面临淘汰的命运。不过9系列芯片组仍然在市场上占有一定份额的销售量。而且不少厂商的疯狂降价也使这部分主板看上去很美。可是,市场上有这几种产品千万不能买。 作为曾经的中高端代名词,Intel 965芯片组一度成为市场的宠儿。可就是这样一款产品,由于在官方的蓝图中,没有被列入支持45nm CPU的支持范围内,在市场上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不过这些芯片组却能够对65nm处理器提供有效的支持,所以一部分JS就想方设法的想把这类产品“推荐”给消费者。因此在选购时,9系列除了965以外,945GC以及975X都没有被Intel官方所认可支持45nm处理器。虽然有华硕等大厂推出了支持45nm的965主板,但是这部分产品一方面价格偏高,数量稀少,另一方面与4系列相比在规格和性能上也没有优势,因此,9系列主板消费者应该让我们退避三舍。
500)this.width=500'>=700) window.open('http://pic.cbifamily.com/ep/2008/39/391209t03.jpg');" src="http://pic.cbifamily.com/ep/2008/39/391209t03.jpg" onload="if(this.width>'700')this.width='700';if(this.height>'700')this.height='700';" border=0>●这么“干净”的主板你敢要么? 别贪小便宜买到“精简板” 价格战在令消费者享受到实惠的同时,其实更容易令消费者跌入成本游戏的陷阱。厂商不可能让自己承受亏损而让消费者品尝免费的“午餐”。因此在面对那些曾经具有非常出色性价比,而如今大降价后“性价比更出色”的产品时,一定要多留一个心眼。因为主板厂商很有可能在降价后的主板上和消费者玩一玩“成本游戏”。无数的事实证明,即使是同一型号的产品,在降价前和降价后,做工用料也有明显的区别。主板厂商更喜欢用三相甚至两相CPU供电模块来替代多相供电模块;用一体式供电设计来取代分离式供电设计,用普通电解电容取代固态电容,用小厂的电器配件更换大厂的电器配件……等等。所以消费者最好在选购前,对心仪的产品有相当的了解,收集一定的图片。在选购时拿出来与手中的产品做一下对比,看是否有缩水和改动的痕迹。
|
阅读全文(3092)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